第1424章 觉恕上人献光明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为了抵御来袭的蒙古大军,镰仓幕府动员了大量姬武士到九州岛作战,依靠神风的帮助,总算是打退了蒙古人的进攻。

  而蒙古人的来袭,给武家带来了两个重要的变化。

  其一,镰仓幕府崩溃。

  镰仓幕府时期的御家人制度,是相当朴实的奉公恩赏契约,姬武士奉公作战,幕府恩赏土地。

  幕府调动御家人奉公,一直是很克制的,因为幕府手里的土地不多,所以一直是抠抠索索得恩赏。

  可蒙古人太强大了,镰仓幕府已经顾不上考虑大量动员姬武士之后该怎么恩赏的这个问题。

  不把蒙古人打退,镰仓幕府都没了,谁还在乎什么后果呢。

  结果,蒙古人是打退了,镰仓幕府也很快没了,是因为给不起恩赏,被愤怒的姬武士给推翻了。

  这也是足利幕府建立之后,足利将军主动抛弃御家人制度,改用守护体系的一大原因。

  养不起太多的御家人,那就干脆不要养。把地方御家人丢给守护大名负责,足利幕府只管给中央御家人发工资,开源节流。

  一开始还挺好,足利将军拥有天下二百多处御料所,地方守护大名帮忙看顾,足利将军只管收钱,不管地方支出,过了几年好日子。

  可越到后来,事情越不对劲。地方势力膨胀,两百年间慢慢把足利家的御料所都给吞了。

  时至如今,二条城的足利义昭连足利马回众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还要被人调侃为贫乏公方。

  果然,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当年有多爽,现在有多惨。

  其二,武家战争模式的革新。

  蒙古人是那个时代的煞星,杀遍整个欧亚大陆的可怕军事集团,她们才不会和岛国的姬武士玩什么阵前单挑。

  姬武士跑到阵前要求一骑讨,往往被箭雨扎成了刺猬,还得到一句傻x的盖棺定论。

  武家的战争艺术,迅速在这场抗元战争中成熟起来。从此,一个姬武士骑马挎弓带十几个随从像郊游一样的战争模式,慢慢消失了。

  而继续维持着单挑打法的佛教尼兵团,也被武家远远甩在身后。

  除了组织力爆表的一向一揆,武家现在是吊打山法师与奈良法师,曾经叱咤近几的两大尼兵团,彻底沦为战争菜鸟,不值一提。

  而那个时代适用于开弓射箭的大铠,也慢慢被对长枪,弓箭,铁炮等武器更有防御力的铠甲取代,直至武家铠甲巅峰的当世具足。

  但话说回来,大铠可能是最具和风美感的优雅铠甲。

  宽大的兜胄上添加了大量武家彰显自我的各类装饰物,把大铠打造得和孔雀开屏一样漂亮。

  因为那时候的战争更多是姬武士表现自己武勇的一骑讨,单挑射箭的铠甲防御力强不强,哪有表现自己在阵上的英武姿态重要。

  不像后世战阵上用的各类具足,追求的是防御力,是轻便耐用,有利于持久作战,那东西能有多好看?

  再次摸了摸这套会反光的帅气红色大铠,义银叹了口气,抽回了自己的手。

  他是打过仗的人,当然知道这九套九色大铠就是个样子货,但看起来是真贵呀。

  “贵物宝物,可惜上不得阵。”

  他身后的觉恕上人察言观色,见义银是真喜欢这些大铠,亦是心中得意。

  果然,男人就是喜欢华丽的东西,即便绝世奇男子也不能免俗。自己这次献宝,看来是献对了。

  觉恕上人笑着说道。

  “津多殿,这些是礼器,原本就不用于阵仗,不便于见血,只是用于礼仪用途。

  您仔细看,这大铠的正中胄甲,可有什么特异之处?”

  义银细细观察,发现层层叠叠的铁片,有些色泽偏淡,而这些淡红色的铁片隐隐组成了一个字。

  “仁?”

  觉恕上人得意道。

  “不错,确实是一个仁字。

  这九套大铠的胄甲正中都有一个字,分别是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

  这九套礼器组合起来,就是净光院的镇院之宝,光明九德。”

  义银愕然环顾四周,的确每件大铠胸前都有一个字,他不禁暗自吐槽。

  原来是佛堂供奉的礼器,难怪中看不中用。光明九德?听起来好中二,咋不叫光明皇帝呢?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