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斯波遴选新出炉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这些新晋的同心众,蒲生氏乡准备怎么教育*脑,怎么任命使用,怎么派遣地方,要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给每个人看得见的光明前途,让每个人知道自己该往那个方向进步,才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

  给予后来者希望,吸取外界精英加入自己,才是让统治集团蒸蒸向上的好制度。

  蒲生氏乡显然是有所准备,她胸有成竹道。

  “所有新晋同心众,都会归属于义卫军。取守护义理之意,此乃君上仁德之根本要义。

  义卫军的新人备队将会给予她们三到六个月的新人教育,随后她们将会担当君上的护卫,使番,使节等具体职责。

  然后根据她们的思想觉悟,工作成绩,个人能力,予以升迁。方向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加入同心秘书处,一个是向地方编制派遣。

  对于平庸的同心众,一般会返回原籍,担当地方基层职务。

  她们获取了自己希望得到的斯波编制,又经过了同心众的洗礼,一定会比普通地方武家更加懂事,更明白忠君守义的道理。

  对于优秀的同心众,先要考察忠诚。如果忠诚过关,再考察个人意愿。

  如果个人有意愿进入同心秘书处奉公,我将向君上献上她的履历,请君上亲自面试甄选。”

  义银点点头,只是初版斯波遴选,蒲生氏乡能把未来想到这个地步,已经是很全面了。

  接下来就要根据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一点点填补缺陷漏洞,慢慢完善斯波遴选制度。

  总体来看,义银是满意的。

  加入同心众的姬武士,最差的结果也是能力不足,去地方当个中央派遣编制的事务官,不管是背景和忠诚,都比地方私用的人靠谱。

  而优秀的人才,只要通过层层考验,必然有机会成为斯波家最核心的同心秘书处一员,前途无量。

  这个方案不管是义银,还是那些来遴选的武家,都会感到满意。大家各取所需,保下限,有上限,谁都不吃亏。

  义银用食指敲了敲文书,最后问道。

  “那这些进入同心众的姬武士,她们的身份怎么算,算直臣还是算陪臣?

  日后回返地方,算斯波家派遣地方的与力,还是算地方有力武家的家臣?”

  义银提到了一个看似不起眼,但却非常要紧的问题,那就是这些新同心众到底是谁的人?

  武家政权早就不是当年镰仓幕府的两层结构,将军与御家人共治天下,以奉公恩赏为基石的简陋管理模式。

  足利幕府的统治结构,将军不管地方,只是通过守护,地头一层层往下分权,降低统治成本,这就造成了下层与上层关系的撕裂。

  简单来说,义银这个家督,他与家臣的家臣并没有君臣之实,相互之间隔着层层叠叠的隶属关系。

  虽然义银通过斯波忠基金,已经绕过了武家传统,直接与中下层武家有了实质上的奉公恩赏契约。

  但要不要捅破,家臣的家臣不是我的家臣,这层窗户纸,他还很犹豫。作为武家传统的守护神,义银的顾忌远比织田信长多得多。

  蒲生氏乡回答道。

  “同心众不是直臣,也不是家臣的家臣,她们是被君上仁义吸引,进入义卫军,为武家义理而战的武家精英。”

  义银望着蒲生氏乡哑然失笑,这小丫头长大了,学会耍滑头了。

  当革新遇到传统阻碍的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突破,但往往也会引发保守的既得利益者最强烈的反感。

  如果不想撕破脸,那就想办法绕过去。虽然绕圈的成本比较高,但受到的阻力也会比较小。

  蒲生氏乡不通地方武家更加懂事,更明白忠君守义的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