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关东侍所的定位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事不好办,但小笠原长时的统战众头衔绝对不能摘。”

  大熊朝秀想了想,说道。

  “津多殿,其实您不用刻意施恩于小笠原大人。

  统战众虽然名义上地位很高,但却没有参与什么实际工作。武家重实际,只有虚名而无利,长久来看必然没有吸引力。

  若是能够把统战众的作用引导到实处,小笠原大人觉得自己可以为关东侍所尽一份力,也许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大熊朝秀的意思是,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鱼。义银想用统战众拉拢地方有力武家,那就得让统战众的身份有对应的好处。

  要不然,今天会有小笠原长时请辞,明天也会有别人请辞。统战众就是个没用的虚名,谁在乎呢?

  义银沉思半晌,问道。

  “是吗?那你有什么建议?”

  大熊朝秀肃然道。

  “津多殿,您在利根川中下游村落下乡之后,提出让当地的地头地侍举荐人员担当监督众,以监督修缮水利的款项用途。

  由武家义理促进会,地方监督众,地方兄弟会,三方牵头监督,的确是个好办法。但这样做,武家义理促进会的任务是否太过繁重?

  您看,武家义理促进会既要负责武家子嗣的求学,又要参与水利修缮,还得负责借款监督,处处都要费神,亦是难以面面俱到。

  统战众是由关东侍所的高阶武家组成,身份地位威望都足够了。不如请统战众出面,替代武家义理促进会在监督方面的职能。

  一方面为武家义理促进会分担部分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提高统战众的实际权限,也许能让关八州高阶武家更有动力渴求统战众身份。”

  大熊朝秀的这个建议,当义银眼前一亮。

  他搞出统战众,就是为了在关东武家中拉拢人心。如果让统战众的身份拥有实际利益,那么高阶武家对于统战众身份,就有了渴望。

  这不单单解决了小笠原长时没机会捞好处的怨气,也为义银拉拢关八州地方大名打开了新思路。

  武家义理促进会在关八州攻城掠地,绕开地方武家大名做事,终究是一件犯忌讳的事。

  不如就让统战众参与监督,那地方武家大名就一定会想要获取统战众身份,以便参与其中,盯着武家义理促进会在自己地盘的动作。

  例如忍城成田家,成田长泰天天看着武家义理促进会在她领地晃悠,心里能不慌?

  如果她有了统战众的身份,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监督武家义理促进会与村落地头地侍的合作情况,也好让她安心一些。

  而义银,又可以捏着统战众的身份赐予,紧密与关八州武家的联系。这个做法,类似于足利幕府改组御家人的策略。

  足利幕府将镰仓幕府的御家人制度,改成了守护体系。

  将地方御家人变为地方守护的下属,减轻了幕府的财政负担。又将中枢御家人变为奉公众,直接为将军奉公效力。

  从此,本为一体的将军御家人,幕府中枢与地方守护瓜分成为了两条线上的人。

  可足利将军家只是不希望负担地方财政压力,却又想加强地方武家对幕府中枢的向心力。

  既要又要,就得另外想办法。

  在幕府中枢,奉公众中的佼佼者可以担当评定众参与幕政,成为幕臣。

  在地方守护,高阶武家会被将军授予相伴众身份,也可以作为陪臣参与幕政。

  而相伴众之首的御相伴众,更是让将军都要尊重的强藩大名,拥有左右幕府的力量。

  于是,奉公众与相伴众在幕府中都有了奋斗的目标,都有了美好的未来,武家便会心向幕府将军的确是个好办法。但这样做,武家义理促进会的任务是否太过繁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