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7章土地收入带来的日新月异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两者之间这一大块山地丘陵,不适合发展经济,反而适合求神拜佛,穷山峻岭正是佛法昌盛之地,亦有高野山,和歌山等佛教圣地。

  斯波家守住了多闻山,就等于守住了大和国最繁华的中北部奈良盆地,这就是义银筑城在此的军事意义。

  而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地位,又使得多闻山城发展工商业非常便利,城下町繁荣。

  奈良盆地是大和民族的起源地,自飞鸟时代开始,天皇朝廷派遣唐使学习天朝文化,革新政治,引入汉传佛教增强自身统治力。

  从此,奈良之地的佛音回荡八百年,至今延绵不绝。

  为了表示崇佛,奈良盆地的不少大山都被安上了佛家名号,多闻山便是一例。

  毘沙门天与多闻天王的巧合,斯波义银筑城多闻山城的巧合,现时已经分不清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总而言之,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世间万民只需要知道保持敬畏就够了。

  圣人居城,神领之地,自然令凡夫俗子趋之若鹜。

  自从高田阳乃开始搞起斯波地产,多闻山城城下町的商品地产就是最好卖的,没有之一。

  毘沙门天是武家守护神,买斯波地产的武家自然希望沐浴在圣人荣光之下,特别是来自织田家的尾张老武家,那都是不差钱的主。

  毘沙门天又是商路守护神,商贾历来迷信,为保财运,求神拜佛很舍得花钱,如今一座真神杵在这里,自然是挥金如土,不甘人后。

  既然大家都不缺钱,多闻山城的地价很快翻倍往上涨,每次拍卖都能出现远超之前价格的新地王。

  爆炒地产的丰厚利润,又引来了更多的投资者,结果就是房价一骑绝尘,让见惯了钱财的高田阳乃都有些咋舌。

  赚了大笔土地财政,自然要搞建设,多闻山城是圣人居所,斯波家的脸面,尼子胜久也舍得花钱。

  织田信长兴建安土城,还要扣扣搜搜去挖观音寺城的建材充实新城,但多闻山城这边完全不需要。

  多闻山城不缺钱,尼子胜久作为近畿斯波领代官,也不敢挪动圣人居城的土地财政,另作他用。

  于是大笔改造城池的订单发到堺港,财大气粗,眼都不眨一下。

  堺港那边眼见是圣人居城的订单,谁敢胡乱加价,真以为高田阳乃整天笑眯眯就是个好人了?

  谁敢一时贪心,回头按上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壬生狼直接杀你全家,家里钱财全充公了给圣人造房子去。

  这钱谁都不敢赚,拿到订单的商家保本出货就是了。有些脑子灵活的商家,甚至主动倒贴材料钱,表示对圣人的感激恭顺。

  这一来二去,原本就花不掉的土地收入反而变得更禁得起花了。

  尼子胜久无奈之余,干脆趁着圣人下关东之际,从本丸开始改造扩建,一路改建到二之丸,三之丸等附郭,护城河什么都给安排上。

  天守阁直接上五层,含石垣高四十公尺,瓦片上覆以金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远远望去,真像是传说中的佛光普照一般,令观望者心生畏敬。

  再加上庞大的城下町,多闻山城几乎天天在平地,建屋,修路,整座城市一直在扩建扩建再扩建,一刻不见停歇。

  如果说安土城是织田信长用心打造的政治样板工程,妄图令天下武家望而生畏,震惊于织田家巨大财富的巨型城市。

  那么,多闻山城就像是一座不属于这个乱世的世外净土,繁华不似人间的超级大城市。

  安土城与多闻山城的对比,放在天下武家眼中,足以让所有人明白,谁才是真正的不缺钱,谁才是真正得罪不起的大佬。

  离开一年,刚才回到多闻山城的义银都没认出来,眼前这座雄伟的城市就是自己的多闻山城?

  如果说伊贺上野城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那么多闻山城就是华丽转身,连主人都迷糊得认不出来了。

  斯波地产带来的巨额土地财政收入,只用一两年功夫就给整个近畿斯波领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恐怖如斯。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