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3章归根结底是财政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样一来,就是给了全天下武家一条最好的出路,不管成不成,总要试一试。

  但凡能负担起学业的武家,自然不愿意错过。

  斯波家不用付出什么教育成本,只要把斯波遴选的规矩立好,给人一条出路,就可以将忠于圣人的书刊与思想铺满天下六十六国。

  而且,只要题目出得巧妙,学习者必然全心全意钻研,把忠君爱国的道理刻在自己心头。

  即便日后落选,斯波编制外也会有无数姬武士心向圣人,明白圣人对武家天下的良苦用心。”

  义银听着听着,不免跟着点起头来。

  乱世中的武家,本来就是非常内卷的精英阶层,再多加上一点儒家经典去卷,也不算什么难事,重点是要有足够的回报,值得去卷。

  林信胜这话有些道理,但也有些狡辩,斯波家的确不用负担教育的成本,但却扩大了用人的成本。

  斯波编制的福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钱粮,而是斯波忠基金一笔钱一笔钱,费尽心思挣出来的。

  要保证每个姬武士一年六石糙米的铁杆庄稼,这背后是巨大的财政压力。

  一旦使用了林信胜的建议,儒家是通过斯波遴选冲上枝头,从此可以和佛教在岛国文化圈别一别苗头。

  但这个思想改造的成本,说到底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还得是斯波家自己掏钱保底。

  想一想,建立万千私塾需要印刷多少儒家经典?需要多少儒生担当老师?

  各地武家花了这么多本钱,如果斯波遴选的口子开得太小,录取的人太少,就没人会乐意参与。

  所以,斯波遴选想要达成林信胜口中的美好未来,斯波编制必然要扩编,而且扩编很多很多。

  义银看了眼蒲生氏乡,蒲生氏乡点点头,显然她也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林信胜看似大义凛然,其实说到底还是为儒家发展在说话。

  斯波遴选扩编的确是对斯波天下有利,但这件事不能由儒生来主导,还得看斯波家的财力推进。

  总而言之,如今的武家乱世是高度内卷,岗位稀少,竞争激烈。

  林信胜希望通过广开斯波遴选,扩编斯波编制,增加大量优质工作岗位,吸引武家学习儒学经典,转变思想孕育新的武家义理。

  这个方案是可行的,但关键还在于财政支持。

  斯波忠基金运行两年多,斯波编制已经因为几次战争扩编许多。

  从最初的一千五百名额,到现在三千左右名额,还要加上上千斯波义士的补贴。

  这才两三年功夫,福利支出就涨了一倍多,接近两倍。

  要是财政稳得住,义银当然愿意用考编吸引天下武家,收买姬武士精英,但他就算有这个心,也得有这个钱呀。

  岛国人口千万,其中武家占据十分之一,也就是百万人口。

  想要达成林信胜口中斯波遴选让天下归心的成就,斯波家的财政至少要负担起八万姬武士的编制。

  一个小家庭,父母,夫妻,子女各二,这就是六个人,妻子有斯波编制就能最低限度养活六口人。

  八万个小家庭就是四十八万人口,占据武家总人口的将近一半。

  如果斯波遴选能帮斯波家达成这个基本盘,凭借八万姬武士的忠诚,斯波天下基本就稳了。

  八万旗本,天下可定!

  但这八万旗本每人每年至少需要六石糙米的福利补贴,也就是四十八万石的福利支出!

  这可不是武家政权的收入支出预算,是每年都必须要给足的铁杆庄稼,绝对不能减量的财政负担!

  天下六十六国,总石高不过两千万。

  不管是天灾人祸,洪涝旱魃,斯波政权都必须无条件拨款粮食总产值的2.5%给斯波编制,维持八万旗本对斯波家的忠诚。

  林信胜为斯波家改良的武家义理,让人为之心动,也真是贵得要死。

  但这个尊圣攘夷,天下诚服斯波神权的前景,还是让义银忍不住咽口水,非常期待。

  在林信胜进言之后,茶室内沉默了许久。

&em儒学经典,转变思想孕育新的武家义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