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倾力相助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北朝帝业 !



    宇文泰在商原留宿一夜,第二天便拖家带口的返回了同州城。



    李泰则仍留在乡里,同许久未见的乡亲们聚会几场,接连几天都在庄上设宴款待诸方闻讯赶来的乡亲们。



    虽然如今的他势位雄壮,早已经不需要这些乡徒们壮其声势,但如果没有这些乡亲们的支持,他也很难顺利走到如今这一步。



    当然,如果没有他,如今的商原乃至于整条洛水流域,都不会像如今这般繁荣富庶。他与这些乡众们也算是互相成就,而且如今许多乡里子弟都在他军府任事,已经渐渐成为管理军政事务的中坚力量。



    乡人们受惠于李泰的关照,不只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当中一些乡豪人物地位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由于之前霸府整编府兵时主要集中在洛水流域场所间进行,基于洛水水利而发展出来的渠盟在其中也涉入颇深,这样的民间乡社组织当然不会获得中外府的承认,但是当中具体管事的人物则陆续获得简拔任用,或是担任统领乡团的都督、帅都督,或是直接出任郡县长官。



    这些人职事所限,未必都能赶来拜会李泰,但也都各自派遣家人使徒前来致意。当步入官场之后,他们越发感受到李大将军的势力和威望之强。



    官场上很多对他们而言很麻烦的事情,可当他们提起自己乃是李大将军乡党且情义匪浅,大家往往都愿意给个面子,让本来困难的事情变得简单起来。



    至于普通的乡亲们,也是亲身经历了生活从勉强的糊口到如今衣食丰足。但凡有外乡人来到这里,无不交口称赞,且盘桓着不肯离开。



    整个商原都没有了鳏夫寡妇,哪怕是户中还未晓事的儿女,也多有外乡人登门打听,盼望着能够通过婚姻获得定居此乡的机会。



    给乡里带来如此巨大改变的李大将军,自然就获得了乡人们踊跃热情的敬仰和拥戴。



    庄上的流水宴席,一直持续了好几天的光景都不见冷清下来。李泰却没有时间天天呆在乡里吃席,且不说荆州那一摊子军政事务,单单沙苑驻扎的那五千精骑天天人吃马嚼的就是一个不小的消耗。



    在此期间,他又在庄上跟表哥崔谦商讨了一番荆州事务的交接安排。



    讲到自己被强留在关中,崔谦仍自有些耿耿于怀。但事已至此也很难再挽回,怪只怪他们在荆州干的实在是太出色,以至于引起了中外府的猜忌。而且如今崔谦官居同州长史,又被赐姓宇文氏,倒也不算遭到了亏待。



    军府人事交接的问题,崔谦之前已经用书信做了一些交代,眼下再当面将一些细节说清楚。比如之前他所监管的一些事情进程,以及对于军府某些属员的个人观感,以便于李泰提拔或是罢黜。



    除了军府人事之外,崔谦又讲起一桩私事,就是希望李泰能将其长子带去荆州任事历练。但其长子崔旷年纪才只十几岁而已,虽然学养不俗,但终究阅历有限,遣其前往与其说是任事历练,不如说是崔谦自己的执念使然。



    他在荆州数年光景,尽心尽力的辅佐李泰,一起将一个有些荒废的边州治理成为西魏第一大方镇,结果就在将要鲸吞江陵之际被调离,心中难免是有些遗憾。哪怕自己不能参与其中,也希望儿子履历上留下这浓厚一笔。



    瞧着崔谦可怜巴巴的眼神,李泰没有多想便点头答应了下来,他自然不会将大侄子放在一线作战,留在军府中分担一些后勤工作,也算是给崔谦数年苦劳的一个补偿。



    不只是崔谦之子,李泰这一次也打算再将一些族人带去荆州。讲到任人唯亲这一点,他也不能笑话宇文泰,毕竟南北朝大乱之世,相较于其他人,血脉宗亲才算是最为可信的力量。



    当然李泰也不会剥夺那些任事多年的军政属员们立功的机会,只是将家人们带在身边,增加一份履历。如果本身有能力的话,日后自可凭这一份履历胜任更加重要的岗位,如果确实就是不堪造就,那就在自己庇护下老老实实生活。 这一次李泰准备带去荆州的是堂兄李捴、二弟李超,和很早就开其说是任事历练,不如说是崔谦自己的执念使然。



    他在荆州数年光景,尽心尽力的辅佐李泰,一起将一个有些荒废的边州治理成为西魏第一大方镇,结果就在将要鲸吞江陵之际被调离,心中难免是有些遗憾。哪怕自己不能参与其中,也希望儿子履历上留下这浓厚一笔。



    瞧着崔谦可怜巴巴的眼神,李泰没有多想便点头答应了下来,他自然不会将大侄子放在一线作战,留在军府中分担一些后勤工作,也算是给崔谦数年苦劳的一个补偿。



    不只是崔谦之子,李泰这一次也打算再将一些族人带去荆州。讲到任人唯亲这一点,他也不能笑话宇文泰,毕竟南北朝大乱之世,相较于其他人,血脉宗亲才算是最为可信的力量。



    当然李泰也不会剥夺那些任事多年的军政属员们立功的机会,只是将家人们带在身边,增加一份履历。如果本身有能力的话,日后自可凭这一份履历胜任更加重要的岗位,如果确实就是不堪造就,那就在自己庇护下老老实实生活。 这一次李泰准备带去荆州的是堂兄李捴、二弟李超,和很早就开始跟他相依为命的李礼成。



    李捴可以说是他们家仪容风度仅次于李泰的大帅哥,这一点在跟南人打起交道来是非常加分的。接下来他返回荆州,是需要大规模的召诱、劝降和接纳许多南朝人士,正需要一个专门负责外交事务的人才,李泰自然便想到了这个堂兄。



    李超跟李泰虽然是一母同胞,但性格却比较沉静、有欠机灵,没有什么应变的捷才,但却有能够钻研和传承学术的耐心和智慧。关中局势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与其任其留在关中闲养,不如跟自己同赴荆州,须知江陵还有十四万卷图书亟待拯救和整理呢。



    至于李礼成,早年负责在京中帮助李泰维持与诸关东门户的关系,彼此间也算是多有默契。之前为宇文泰争取封王的时候,李泰还表示愿意将沔北政务交给关中人士负责,李礼成作为弘农杨氏的女婿,去了后也正好负责跟他们选定的人接洽沟通。



    等到家中事务也都安排好之后,李泰便前往中外府向宇文泰辞行。而今天辞别赴任的边将也不只他一人,还有一个便是正要出任夏州刺史的李和,不过如今也已经被赐姓宇文氏,而且因为是宇文泰心腹的缘故更享优待,还被顺便改了名,如今叫做宇文意。



    “伯山来的正好,庆和将要出镇夏州,入此求授计策。北州由荒入治,甚得伯山之力,以此问我不如更问知者啊1



    宇文泰见李泰登堂后,连忙热情的向他招手笑语道,旋即又望着下席的李和说道:“庆和你虽出身世居夏州的豪宗名族,但也不可小觑了太原公的计谋。当年与武安公等迎击步落稽诸胡,且镇且抚,妙借诸胡人力竟成直袭晋阳之功1



    “太原公在北州的赫赫威名,臣也有闻已久,心向往之。今日相逢堂中,自然是要虚心请教1



    李和听到这话后连忙欠身答道,然后又站起身来向李泰见礼道:“末将见过太原公,主上降言、公亦有闻,希望太原公能够不吝赐教1



    李泰也向李和拱手回应,然后便笑语说道:“当年成功多仰诸军之力,永丰公都还派遣子弟入我军中听用。主上虽然偏爱夸奖,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