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三章从古到今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狐疑的反问我你怎么想的,我说当然该高兴啊,他说为什么,我就跟他细算一笔账,我说你看,现在100元我已经丢了,我要是还不高兴,我不是亏大了?我既把钱丢掉了心情也差了,两头亏。”

  “那么为了止损,我不能把高兴也丢掉啊,所以应该心情好,必须心情好,丢了100块应该高兴!”

  “因为钱丢掉了找不回来了,但是心情还是可以调整的,那当然高兴才对。”

  此话一出全场哄笑,这么清新脱俗的解释么?又是活久见系列。

  而李林飞也是笑容满面的,挪了一下身子拿着话筒接着说道:“现在回头去想,初中时代我是以得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事情发生了没法回头,那就止损,唉……果然还是太年轻了,境界还是太低了。”

  “今天读了圣贤书境界提升了,我高兴是对的,但是不应该去计较得失,而是当做乐趣来看待,这才是正确的。”

  “所以同学们啊,不要老是认为你的长辈们顽固不化,冥顽不灵,什么都不懂。其实长辈们什么都懂,只是他已经而耳顺了,你为什么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

  “那是因为你还没到他的那种境界啊,境界是不能教的,只能悟的,你没到不愠的境界,也没参透什么叫发愤忘食,那更不懂什么叫乐而忘忧。”

  “所以必然会在后辈的印象里造就长辈们顽固、刻板也不懂变通的形象结果,而且你还嘲笑长辈,但长辈们其实不在乎你的嘲笑,依旧还是像你们认为那样顽固、刻板,因为长辈们的境界已经是耳顺而已矣。”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应的就是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七十岁了他都不知道他年纪已经那么大了,因为孔子的心里是没有年级大的观念,一个人,当你怎么做都感觉自在,都没有苦恼,你会觉得老吗?”

  “孔子说的不知老之将至给我们的启迪是,人要服老,但不认老。”

  “我们不是有句话说人老心不老么?但是你要服老,生理年龄你是逃避不了的,但是心里的那种状态每个人都不一样,孔子的心里是一辈子保持年轻,所以哪怕他70岁了也不知老之将至。”

  此时此刻,全场的大学生们都鸦雀无声,但都认真的听讲,目不转睛的看向了李林飞。

  舞台上,李林飞悠然笑语:“孔子的一生实践经验是从《易经》所得,孔子的一生实践结果总结在《论语》里面,我读《易经》之后再回去读《论语》才知道,孔子是多么的了不起,为什么他是我们华夏的古之圣贤。”

  “十七八岁的时候我其实也很讨厌孔孟,因为他们是儒家圣贤的代表,秦朝之前的儒家和秦朝之后的儒家是完全不一样的,孔子的年代,他出门在外也是随身佩剑的,为什么?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