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节 请个幕府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见孟之祥以怀疑的目光看着他,牛学勇苦笑道:“家贫,在山中一边伐薪烧炭,一边读书,还是张少监派人骑马通知,并让我骑马回城,昨晚才收拾了一下。”

  孟之祥就势道:“何不念首白居易的《卖炭翁》来听听?”

  于是牛学勇就抑扬顿挫地念起来:“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

  他流利地念着,很快就念完了。

  孟之祥再用他自己熟悉的四书五经问题去问牛学勇,都难不倒他,比如孟之祥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出处,牛学勇应声而答:“来自《孟子》公孙丑章节下也!”

  得,孟之祥开始相信是个读书人了,感叹道:“怠慢先生了,先生请坐!”

  说是请他坐,牛学勇只挨了半边屁股坐着,懂得礼貌。

  两人述话,牛学勇说话坦率,他是仁和县人,现已娶妻,一儿一女,还有个老母亲,家在仁和县,有三间居屋,自小读书,中了秀才,之后屡试不中,张江先前住在仁和县,与他为邻,因此相识,之后张江高中进士就搬了家,不过张江为人豪爽,不忘贫贱之交,故而荐了他给孟之祥。

  原先做着仁和县小吏,换过县令后就没了工作,因为临安的木炭量大好销,价格可以,遂在外烧炭为生,是去年开始的事。

  “烧炭一天所获多少?”孟之祥问道。

  牛学勇说他力大,一天可获三百文钱。

  孟之祥点头,他不是何不食肉糜的人,知道一般底层老百姓收入为一百文一天,一年只得三四贯钱,牛学勇能够获得十贯钱以上,是努力过的。

  于是他代表步军司聘用牛学勇为军中文书(不入流的小吏),专门为孟之祥服务,牛学勇愉快地接受了。

  本朝制约军官,太祖不许军官设置私人幕府,所有的幕僚人员必须军队聘请,按规矩来就行了。

  到步军司里报备过,在官厅里配齐桌椅,牛学勇就此开始办公。

  孟之祥拿出他写好的自辩的奏折让牛学勇再看过,确保没有写错字,无犯禁忌,经他看过后,这才署印签字,准备上奏。

  牛学勇就开始为孟之祥起草文稿、处理案卷、裁行批复等,比如孟之祥处理过的厢军回扣情况(还没结算),他一算,发现应为六十八贯钱,而军吏算,则是六十三贯。

  孟之祥不信,亲自来算过一轮后,按牛学勇的指点,发现确系六十八贯钱,顿时他的脸就黑了。

  这还是他这个理工科大学生自己算过二轮的!

  叫来军吏一问,军吏当场跪了,孟之祥让他去自领二十军棍,就此驱出官厅,但没有把其剥除军籍。

  心中舒畅,果然,还是自己请人更信任一点。

  牛学勇处理完一件文件初拟文,给孟之祥审阅,啧啧,他的字是瘦金体啊,不错,不错。

  瘦金体是昏德公即宋徽宗独创的一手书法,灵动快捷,笔迹瘦劲,风格独特,在宋朝影响很大。

  孟之祥问他道:“如何用了此笔法?”

  在与孟之祥的接触中,牛学勇已经看出了孟之祥的一些为人处世风格,因此他大胆坦率地道:“不失为一种好看的笔法,用之得当,则有利。”

  “甚好!”孟之祥同意道。

  心忖这份自辩奏折上去了,就不知道临安府是怎么说俺的?

  他没想到的是,他为人处世的风格带来好处,让他波澜不兴地过关。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