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节 酬功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是对四位老大的封赏,当中孟珙的武功郎虽官阶较低,但是职事官的侍卫马军行司,属于中央禁军三衙之一,体现了宋廷对他功劳的认可。

  宋廷吸收了以前的教训,即不能给武将升得太快,升得太高的官职,这样既不利于武将,也不利于朝廷。

  孟珙今年39岁,升的官职是这样了,看看39岁的岳武穆是什么官职?

  绍兴七年(岳飞35岁)二月,岳飞拜太尉(正二品官阶),升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

  绍兴九年(岳飞37岁)正月,授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官阶)。

  绍兴十一年(岳飞39岁)四月,岳飞回朝调任枢密副使(正二品职事官),之后就是风波亭了。

  瞧瞧,升得太快,跌得越重!

  但功劳不可不赏,给了孟珙一个权侍卫马军行司职事,并赐一百两黄金。

  陈贵谊低着头,不让大家看到他满脸开心的样子,参知政事!真是今夜做梦都会笑。

  参知政事是副宰相,敕后署押与宰相齐衔,出行则与宰相并马,荣耀非凡。

  现时朝廷有一个右丞相和二个参知政事,陈贵谊是第三位参知政事,即全国政务他排第四,还兼同知枢密院事,军政兼顾,权势实在不小。

  这次,真的是去对了,做对了!

  江海也很满意,朝廷出于制约孟珙的关系,不会让江海的官职离孟珙太远,孟珙升官,江海也升官,水涨船高,都不用努力,官职就摆在他的面前了。

  伐金四大员中三大员皆满意,但江万载奏称不对旨,他已经进士出身,不愿再当武官,他要当文官!

  临安防御使是武将中的要职,可是武官非江万载所愿也。

  宋朝崇文抑武,知兵的武将没有自主权,只是属于文臣从属,而真正可以做主的是不知兵的文臣和皇帝。

  所以只要有机会,鬼才想当武将!

  此事有过先例,北宋康定二年(1041年)十月,为了方便应对西夏的威胁,宋廷分陕西为四路,派范仲淹、韩琦、庞籍、王沿四位文臣出任安抚使,掌管各路的军、民事务,再由四位武官担任安抚副使。

  半年以后,庆历二年(1042年)四月,在宰相吕夷简的极力主张下,宋仁宗下诏将这四位安抚使换为观察使,而观察使为武阶官职。

  安抚使主要在于统兵,所以范仲淹等人的文官官阶不用再维持下去,而是应该换为武阶官职;而且武阶官职的俸禄较高,不改武阶的话,范仲淹等安抚使的俸禄甚至还不如属下一些武官的俸禄;更何况有着文官前往地方担任军职,改换为武阶官职的前例。

  综上来看,可以说吕夷简的主张是充分合情合理的,因此宋仁宗同意了他的主张,下了这道诏书。

  但是下令换官阶的诏书下达以后,安抚使们是纷纷反对,其中以范仲淹最为激烈,先后呈交三份书表,拒不接受这个诏令,并且说道如果朝廷坚持这个诏令的话,他也坚持违抗皇命,抗旨不遵!

  面对范仲淹的强烈反对,宋仁宗只得取消了这个任命,使陕西各路的安抚使继续维持了原本的文阶官职。

  范仲淹不肯干武职,江万载也不肯做武将。

  好在是拟,还没有定,于是朝廷重新拟过,江万载转为礼部侍郎,倒也开心高兴。

  接下来就是军统制官以下的封赏,但到了孟之祥时,不是他不满意,而是皇帝提出了异议。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