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节 破阵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刘备一路上少言寡语,可能是因为早过了出风头的年纪,知道沉默是金的道理,更不会越俎代庖的建议众人如何开仗。八<一网W〕W>W].]1ZW.CO

  不过在行军路上,无论是单飞还是太史慈对其询问,他倒是绝不含糊的认真回答:“前方是平原开阔地带,山越应不会有我等这般骑兵,亦难在平原上做出花样。”

  众人均是点头。

  单飞知道像曹操那种实力雄厚的人,才会在围攻邺城的时候挖壕沟通地道的攻城,山越攻城就是为了掳掠财物粮食和人口,更多是干一票走人的主儿。

  守在城中干什么?等正规军过来瓮中捉鳖吗?

  如此一来,山越在攻城时少花气力,打不下就撤形成了一贯的风格。

  山中的坞堡才是山越依仗的城池。

  汇聚在平原和正规军交手,山越能用的手段绝对不多。

  “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等总要稍微接仗后才能了解对手的‘真正’实力。”刘备一路上肯定也没少琢磨山越的事情,只怕对方还有怪招,谨慎道:“若依我见,引对手前来,选开阔地带决战不失为良策。”

  太史慈点头道:“刘将军说的不错,我正有此意。”

  这不是和6逊当初的方法大同小异吗?

  单飞一路倒是细心学习这些大咖的作战方法,在他原则中,人这一生多学点手艺总是没错的。

  听刘备所言,再联想到6逊当初迎战的方法,单飞暗想这就和黑社会火拼一样,猛的古惑仔一般都是两把菜刀从红磡杀到旺角东,但那种人死的也快。黑老大的方法都是先找几个话事人在大家都没埋伏的地方喝茶,咱用自身的优势压你,这样危险系数自然小了很多。

  6逊听太史慈、刘备话,略一思索已道:“徐部将,我令你领步兵三百前方接仗。若遇攻击,坚守待援。”

  你把我当饵儿当习惯了吧?

  徐元心中嘀咕,但遇坚更硬,对6逊已有信任,更知道有太史慈在后接应,绝不会让他们陷入重围不管的,沉声道:“徐元接令。”

  6逊又道:“太史将军,烦劳你带本部人马跟在徐部将左后翼。”

  太史慈点点头,竟没任何异议。

  单飞心中很是赞许,知道这就是太史慈能成为名将,而徐元、傅婴等人虽有资历,但总不能出头的缘由。

  很多人是有本事,但往往本事大了,脾气也大,智商却不见长,始终以老套路过一辈子。

  太史慈深知此时齐心协力的重要,一个支持就让6逊信心百倍,更让兵士信心坚定。而若是临阵对敌才来要挟威的话,绝对是疆场大忌。

  6逊转望刘备,不等开口时,刘备微笑道:“不知6校尉可有什么差遣?”

  心中对刘备这种风范极为折服,6逊还是迟疑道:“若刘将军能领剩余骑兵衔徐部将右后翼随时应变的话,6逊很是感谢。”

  刘备闻言点头道:“承蒙6校尉不弃,刘备遵命!”

  经过山谷伏击战后,6逊对刘备的领兵能力极为折服,也知道太史慈、刘备都是疆场老将,论临阵的变化能力,那比他6逊要强上太多。

  若是交战,太史慈、刘备均不用他6逊任何调令,就能针对敌手弱处出兵。

  6逊知道山越恐怕已知道丹阳兵接近,这时候诱敌难以成行,既然如此,就不如和对方堂堂正正的交兵。

  他一反常规,并不急于先用骑兵冲击对手,反以徐元为尖刀阻击敌兵的纵深度,又以太史慈、刘备为侧翼随时攻击敌手的弱处,如此一来,摧坚击弱,倒不信山越能有抗住刘备、太史慈的方法。

  见刘备应承领兵,6逊精神振作道:“傅部将,烦劳你领步兵三百断后,防山越绕路冲击我等背部。”

  等傅婴接令后,6逊亲率步兵四百人居中,随时准备接应旁的意外。

  单飞不得6逊的调令,知道6逊认为他单干能以一当百,但用兵还需磨合,倒不介意。

  他素来不介意别人多干点的。

  丹阳兵号令之下,徐元一马当先,领步兵开拔,众人随行,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徐元突停。

  众人亦是勒马,就见前方突有备均不用他6逊任何调令,就能针对敌手弱处出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