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战略总预备队!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江城是省会,省会投入更大。城市防洪墙每公里耗资三百多万,我们滨江修建了十几公里,花了近四千万,陆书记和王市长别提多心疼。但跟江城相比算得上什么,人家一口气修建了一百多公里!”

  秦副市长顿了顿,补充道:“沿江几个市,可能就杨州的长江堤防薄弱点。不过也是有原因的,一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没对岸几个地市那样的财力。二来他们的岸线长,只能重点防御。”

  杨州比滨江大,区县比滨江多,长江岸线也比较长,真像江城、婧江和滨江这么搞,确实搞不起。

  朱大姐系上围裙,笑问道:“这么说咸鱼还是有机会带队出战的?”

  “没机会。”

  “为什么没机会,他们不是机动突击营么,而且他们的机动突击营是依托沿江这么多单位组建的,全机械化,不是人力防汛抢险,放眼全省可能都找不到比他们更专业的抢险队伍。”

  “真要是发生大险情,人家也只会请求驻军支援,不会找预备役部队。”

  “为什么不找?”“预备役部队没经费,自然不会有后勤保障。如果发生大险情,不管哪儿都会乱成一锅粥。转移群众,调配抢险物资都忙不过来,哪有功夫给预备役部队提供后勤保障。”

  看着爱人那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秦副市长耐心地解释道:“就近动员党员干部和基干民兵多好啊,可以由出兵的乡镇乃至村组提供后勤保障。请驻军支援更简单,现役部队不但有军费也有完善的后勤保障,根本不用地方政府操心。”

  “如果调预备役部队去,就要负责预备役官兵的吃喝拉撒?”

  “不提供后勤保障肯定不行,甚至会被预备役官兵骂。想提供后勤保障又有心无力,所以能不调用就不调用。再说很多地方的预备役跟民兵其实是同班人马,调用预备役跟调用民兵其实是一回事。”

  “这么说就算调用预备役部队,也只会调用本地的。”

  “差不多。”

  “那你让咸鱼折腾个什么劲儿?我还真当回事给你们做托儿,帮咸鱼到处拉赞助,你这不是逗我们玩吗?”

  秦副市长很想说当时组建是上级要求的,但想想还是没说出来,而是装出一副很认真很严肃地样子说:“咸鱼不是瞎折腾,他组建的那两个营很重要。”

  朱大姐滴咕道:“连上战场的机会都没有,还重要……”

  秦副市长脸色一正:“你懂什么呀,用咸鱼的话说,他那两个营是我们滨江的防汛抢险预备队。有他那两个营在,我睡觉都能睡的很踏实。事实上不只是我,陆书记和王市长也一样。”

  “陆书记和王市长知道咸鱼那两个营的情况?”

  “当然知道,我汇报的。陆书记和王市长很高兴,王市长加了一个‘总’字,说咸鱼的那两个营是我们滨江防汛抢险的总预备队!陆书记对咸鱼印象深刻,很器重咸鱼,想想也加了两个字。”

  朱大姐笑问道:“陆书记加了两个什么字。”

  秦副市长哈哈笑道:“加上了战略两个字,说那两个营是我们滨江防汛抢险的战略总预备队!”

  “战略总预备队,听着是挺霸气的,可总预备着有什么意思?”

  “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两个营既是战略总预备队,更是预备役部队。施工机械是陵海路桥公司的,运输车辆尤其拖拉机都是个体运输户的,水上运输和水上作业的船舶来自包括港务局在内的好几个单位,人员同样如此。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动用,不然会给人家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会影响经济建设。”

  能不动用就不动用,仔细想想这也是陆书记和王市长的一番良苦用心。

  如果为立功受奖申请出战那就显得太自私了,况且滨江的汛情并没有严峻到需要动用预备役部队的时候,事实上直至今天连民兵都没有大规模动员。

  朱大姐搞清楚来龙去脉,没再问预备役营的事。

  ……

  与此同时,刚和学姐一起回到市区的韩渝,接到了姐姐从东海打来的电话。结果没说上几句,手机就被学姐给抢走了。

  “冬冬考得怎么样,分数什么时候能出来?”韩向柠一手抱着女儿,一手举着手机急切地问。

  “分数要过几天才能出来,但他们老师让他们重做卷子估了下分,如果做的跟考卷一样,那冬冬这次发挥的还不错,考得还行。”儿子考得好,韩宁是真高兴,想想又笑道:“如果不出意外,上高中应该没说出来,而是装出一副很认真很严肃地样子说:“咸鱼不是瞎折腾,他组建的那两个营很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