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再快点!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也是啊,港口工资比开发区分局高。”

  ……

  等待是一种煎熬,徐工从未觉得时间过得如此之慢。

  郝秋生比徐工澹定,吃饱喝足带着众人回到岸上。

  他不想也没必要跟徐副市长和郑书记等领导套近乎,毕竟等干完活儿就要走,远远地举了下手算是打过招呼,便打着强光手电去观察闸口的漏水情况。

  确切地说不是漏水,而是喷水!

  水柱比傍晚刚来时更多更粗,喷射的比傍晚时更高更远。

  之前封堵在木桩与闸板间的沙袋早被洪水给淘空了,现在能看到的沙袋全是堤下官兵晚上填的。

  正因为是后来填的,那些“喷泉”出水口的角度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正想着打电话问问大部队到哪儿了,郑书记追了过来,故作镇定地说:“郝总,我打电话问过组织群众协助解放军架桥修路的几个同志,他们说用不着等到十一点五十。”

  “几点能架好?”

  “十一点半!”

  “抢险物资呢?”

  “正在往这儿运的路上,电线杆其实运过来了,只是有两座桥没架好,被堵在桥头。”

  “多少根?”

  “一百八十四根,全是新的。”

  “桩木呢?”

  “暂时找不到那么多木料,不过市里给我们调了两百根,正在用船往这儿运。”

  郑书记深吸口气,接着道:“至于砂石料,不只是我们县里没有,连市里一时半会儿都解决不了。郝总,刚才有同志汇报有两千吨煤炭,如果需要我可以把煤炭调过来。”

  第二次洪峰即将来临,到处都在抛石护堤,找不到石料很正常。

  郝秋生能理解郑书记的难处,说道:“煤炭就不需要了,编织袋要多准备点。徐工刚才下去问过,堤下的同志说已经快用完了。”

  “我们想办法筹集,但大半夜的快不起来。”

  “实在找不到就算了,我们正好带了一些。”

  “带了多少?”

  “一万多条,应该够了。”

  他们来支援抢险还自带抢险物资,并且一带就是一万多条编织袋。

  郑书记心头一酸,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了。

  因为大堤上抵御第一次洪峰时垒子堤用的编织袋,几乎全是从老百姓家里拿的。现在到处都需要编织袋,县里是既没钱采购,就算有钱也采购不到。

  为抵御第二次洪峰,只能让各乡镇动员老百姓捐稻草,组织老百姓编织草袋。正在往这儿运的抢险物资中,就有八千多条草袋。

  郝秋生不知道郑书记在想什么,拿起绑在胸前的手机,再次拨通韩渝的电话。

  “韩书记,你们到哪儿了?”

  “快下高速了,正在高速出口等着接我们的同志刚给我打过电话,说再有一个半小时应该能赶到抢险现场,前提是桥能架好。”

  郝秋生放下手机看了看上面显示的时间,再次举起手机:“县领导说十一点半前能架好,你们可以再快点。”

  韩渝看看倒车镜,说道:“行,我们再快点。”

  王记者也在2号车上,他听得清清楚楚,心想险情肯定很严重,不然北湖这边绝不会要求沿途的公安交警确保车队畅通无阻。

  韩渝其实比郝秋生更急,嘴上说再快点,但车队真不能再快,八辆大平车全是重载甚至超载,再快不安全。

  “2号车呼叫4号车,收到请回答。”

  “4号车收到,韩书记请讲。”

  “把对讲机交给沉市长,我要跟沉市长通话。”

  “是!”

  随着一阵电流的噪声,对讲机里传来沉副市长的声音:“咸鱼,怎么了?”

  “沉市长,郝总那边很急,看来险情比我们想象中更严重,我打算让几辆客车再开快点,带施工人员先过去熟悉场地,布置施工任务。转运装备和物资的八台大车按现在的速度行驶,等装备和物资到了  他们来支援抢险还自带抢险物资,并且一带就是一万多条编织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