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请王得进(求收藏求推荐)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你说的可是王得进?”何绍云问。

  “是他,老师虽然教学刻板,不懂变通。但他负责认真,教书兢兢业业。对于咱村的学生也很熟悉,我觉得他是最好的人选。还有,听说他回家以后,觉得羞于见人,也没再找学馆教书。一家人,生活无以为继,甚是清苦,于情于理都该请他来。”何志远对他的这个老师是很有感情的,想趁此机会报答于他。

  何绍云听儿子如此说后,自然是高兴无比,就此答应下来。接着何绍云又说:“那咱们先去请他回来。其他的先生再贴出告示招聘。不过这由谁去请要好好想想。”

  “爹,我觉得你我都要去,还要请王族长,董族长等几位族老一起去。”

  “李孝成与他的儿子李怀才也应该去。王得进请辞的事因他儿子而起,自然是要再去认错恭请的。”

  “爹,那就选这几个人去请老师。明天咱就准备些礼物,后天一早就去。”何志远说道。

  王得进家住朱陈店。这个村子立村很早,早在金朝,也就是中国正史南宋时期,就有朱姓和陈姓在此地居住,取名朱陈村。因为朱陈村紧靠官道,朱陈两姓就在官道边上开店经营,改名朱陈店。到了明朝初年,有王、刘、庄、史等诸多姓氏从江苏、山西等地迁入。朱陈店渐渐发展为一个重要交通重镇。

  明万历年间,这个村子的庄氏为官为宦,发家崛起,于清朝中期改称大店。大店庄氏家族自明万历年间至清末止,共考取进士8名,举人23名,20名拔贡、300多名致仕为官者,有八府巡按、监察御史、兵部主事、户部主事、兵备道台、知府、知州、翰林院编修等五品以上官员达80多位,经过明清两代持续发展庄氏家族拥有土地58万亩,佃户2万户,田连阡陌,车驾鼎沸,富甲一方,当地有庄氏“人走百里不宿别家店,马行千里不食外姓草”之说。

  但现在朱陈店,离庄家崛起还有七八十年,朱陈店还只是一个镇子。可也是地主、富商众多,读书科举的人比莒州城都多。像王得进这样的秀才整个镇子上有十几位之多,童生更是多不胜数。

  何绍云一行几个人,带着束脩六礼,一路打听就来到了朱陈店王得进家。王得进家里很是贫寒,两间正房,一间偏房,一个不大小院,家里没几件像样的家俱。

  何绍云等人的到来,王得进非常意外。连忙将众人迎到屋里,顿时,小屋就显得拥挤起来。何志远和李怀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叩首大礼。何志远是王得进的得意门生,他的到来后,又行了师生之礼。王得进很有面子,自然高兴的不得了,双手将何志远扶起。对于李怀才,虽说当时愤慨无比,但事情已经过去两个月了,气也消了,自然不再介怀。双手虚扶一下,说道:“你也起来吧。”

  李怀才没有马上起来,而是伏在地上,说道:“学生顽劣无状,做出冒犯老师的荒唐之举。这次来是向老师请罪的,请老师责罚学生。”然后,从袖中拿出戒尺,双手捧着戒尺,请王得进责罚。

  王得进见他如些,有些动容,但依然说道:“我已请辞,不再是你的塾师,自然不能责罚于你。但以后你要反思悔过,不可再如此顽劣,而要用心读书。”

  “老师,李怀才自上次那事之后,后悔无比,读书用功多了,现在他不但能背过《论语》,而且现在所学功课都成绩尚佳。今年有望通过府试。”何志远连忙替李怀才说话。

  “哦?确有如此进步?”王得进看着李怀才惊疑地问道。

  “确实如此,近来每每想起以前的顽劣,对老师做的那些荒唐事,就后悔不已。我决心要改过自新,用心读书。总算不负老师所望,我已背过《论语》二十篇,《春秋》也能熟背十多篇。”李怀才恭敬地回答道。

  王得进听了,老怀大慰,右手捻着胡须,不住地点头。然后起身将李怀才扶起,说道:“怀才能有如此进步,为师岂能再责罚于你。”

  李怀才起身后,与何志远并立在何绍去等人身后,不再说话。这时候一位年轻后生,提着茶壶走了进来,摆上茶杯给客人倒茶。

  何绍云乘机问:“先生,这可是令郎?”

  “正是。之学,快给何里长及各位族老见礼。”

  这后生放下茶壶一一给客人拱手见礼。然后,垂手站立在王得进身后,不再言语。

  王得进见何绍云他们带来的六礼,自然知道是请他再次回学馆教书。但自上次之事,让他毫无颜面,尴尬无比。现在岂能轻易答应,装做不知,随心应付着,一度场面有点尴尬。

  这时,王族长见场面有些冷淡,便开口说道:“自从先生离开后,我们村发生很多变化,首先水库在何里长的捐助下已经建成。村西何里长与青州府大商家周老板合股的新肥皂作坊也已经开业,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在作坊做工的。”

  “近几日,何里长又与我们商议,由何里长出资,在村西已。我决心要改过自新,用心读书。总算不负老师所望,我已背过《论语》二十篇,《春秋》也能熟背十多篇。”李怀才恭敬地回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