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不一样的态度 (二更)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翁县令在李大还在家的时候,就是县令,如今四五年的光景了,还未动一动,

  再要紧的地方也是县城,想那翁县令年纪当真不小了,心中肯定焦急得很。八一中√文网WくwW√.く√1くW★.Co

  李花儿心中的念头一闪而过。

  她对翁县令会升到哪一步兴趣缺缺,却对这修城墙的事儿很有兴致。

  她放缓了脚步,抬头看着那城墙之上忙忙碌碌修墙的民夫,将他们夯土、注浆、砌砖的流程看在眼里,和心中的想法一对,果然所差不远。

  虽然这大人物驾临,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但修固城墙,总算是好事情。

  她正看得起劲儿,忽而就听见有人叫她:“那李家姑娘,你是进城还是不进?”

  李花儿循着声音看去,只见城门前几个穿了簇新的军装的城门卫军站在那儿,因时间还早,进城的人不多,所以看着都有些闲着无事。

  其中一个留着络腮胡子,但模样看着不大的卫军,正冲着自己的方向说话。

  李花儿自醒来之后,在清河县也算是来往了几次。因为第一次来的时候是孙来财带着,李花儿自己又是个晓事的人,所以和这些城门上的卫军就熟悉了些。

  她识得这个卫军姓赵,三十多岁的年纪,校尉之衔,乃是这城门之上的一个头头。

  只不过今天这几个人看向自己的眼神,好像和以前不太一样?

  李花儿也没多想,而是浅笑着,快走了两步过去,微微屈膝施礼:“几位军爷辛苦了。”

  说罢,就依着惯例悄悄塞了十文钱过去,口中却不提这话,而是笑道:“我看城门大人如今都穿了新衣服?”

  那赵校尉今日对李花儿明显格外得柔和,络腮胡子之下的嘴还带了少见的笑意,将那十文钱都重新塞回给了李花儿,道:“这不是马上就要来京城的大人了嘛?州都督有灵,整个平水州当兵的,都穿了新衣服。”

  平水州文官最大是太守,武官最大就是这赵校尉口中的州都督。

  依着当朝律令,非战时文武不互通,既文官不能插手军务,武官不得插手政事;战时则由朝廷派往各省道的都总大人,统一调配这文武事务。

  这种文武不互通的事情,便是在这县城里,也是如此。

  现在的清河县里,翁县令管的是政事,县衙的衙役负责的是抓贼拿脏这类日常之事;而城门上的卫军们,则是直接归平水州两军都督所管。

  一旦翁县令所管的事情涉及到了军务——比如修缮城墙——那也是要向州都督处抵书说明才好;而这军方若有事情涉及到政务,也得请这些文官配合着。

  所以文武官员,互相有牵制,互相有所求,平日里纵然看不顺眼,明面儿上也都相互敬着。

  看平时这些城卫军对翁县令的态度,再看修缮城墙这事儿,就知翁县令应该是个会处事的人。

  李花儿心中想着,口中笑道:“不是说京里的大人,还要再等些日子才到吗?现在就穿新衣服,到时候不都旧了。”

  几个卫军听见,都露出了“果然孩子”的笑容。

  “这你就不懂了。”那赵校尉压低了声音道,“听人说这次来的大官,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要是到时候穿着这新衣服,他见了反而要生气。所以都督才让我们现在就穿了,等到大人来了,还要再一次新衣。到时候这一身半新不旧,又有新衣下,显得军饷没克扣,才是最好的。”

  李花儿差点儿没忍住,就要笑出来了。

  这平水州的两军都督真会琢磨事情。

  也不知道这京里来的到底是什么大人物,竟能让平水州上下,文武官员,都如此上心。

  总不至于是皇帝微服吧?李花儿心想。

  那赵校尉和李花儿解释完了,见后面又有人往城墙这来,就收了之前的笑意,高了声音对李花儿道道:“好了好了,快进去吧。”

  李花儿手里暗中捏着那十文钱,看着这城门上几个卫军看向自己的眼神里,隐约还带了同情,忽然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

  想不到自己之前托岳芳传扬的事情,反而意外引得这城门的卫军,对自己也有了同情之意。

  李花儿不清楚岳茂在平水州擒过匪的事情。

  那件事情,可是让岳茂便是在这群军士面前,也有些地位的。

  所以他们今日见了李花儿,就成了这样的态度。

  李花儿心中自然高兴,就将那十文钱收好,微微屈膝,便进了县城,直奔着南北杂货铺就去了。
花儿差点儿没忍住,就要笑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