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功德圆满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安世看了朱棣一眼。

  毕竟前些日子,还没有头绪呢,现在他说已经开始有了眉目,朱棣自然觉得奇怪。

  朱棣现在可是对徐闻这些人,可谓是恨得牙痒痒,只恨不得将这些人统统碎尸万段不可。

  因而,他凝视着张安世道:“有何眉目?”

  张安世道:“现在还不好说,不过想来……也就这些日子了。等臣这边有了准信,拿住了人,就立即奏报陛下,绝不敢拖延。”

  朱棣这才满意地点头道:“如此甚好,要快,徐闻死了,只怕这些人也是风声鹤唳,一旦他们全部潜藏起来,想要再找到他们,可就不容易了。”

  张安世道:“臣遵旨。”

  朱棣感慨又欣慰地看了朱高炽一眼。

  今日朱高炽的表现让他有几分慰藉,这个太子……不再只是宽仁了,至少已开始有了帝王心术。

  虽然他和这个儿子的做事处理方式不同,可太子接受了张安世的建议,弄出这么一個婚配策略,也可见太子成长了不少。

  宫中那边一恩准。

  张安世便兴冲冲地去找自己的阿姐张氏了。

  太子妃张氏也已得了宫中的旨意,便开始张罗起来,先是询问宫娥何去何从,终究还是让她们自己决定,这些宫娥,多是当初张氏收留下来的,可以说,没有张氏,她们现今不过是路边的枯骨罢了。

  绝大多数人,已和家人失散,或者亲族们已在灾难中故去,现在听闻要让她们出宫,许多人都不免伤心落泪起来。

  在东宫里,她们纺纱虽是辛苦,可实际上……比在外头的日子不知好了多少倍,再加上太子妃对待大家平易近人,便早已将太子妃当做是她们的依靠了。

  既然不能留下来,终是要出去嫁人,倒不如听从东宫的安排,至少有了东宫这个娘家人,就算有委屈,至少总还有一个关照她们的地方。

  因此,愿意嫁给武官的人不少。

  张氏一一安慰,又张罗着嫁妆的事,既是东宫的人出嫁,总是不能让人看扁了。

  虽是不可能人人都给什么过于厚重的嫁妆,可也是比寻常百姓的人家要好不少。

  最重要的还是联合会的事,东宫毕竟太远,而联合会在安南,甚至将来在其他地方,就代表了东宫,为首的太监,当然需是东宫派出去的,他们所负责的,既是联络,同时也相当于是宫娥们的娘家,因此,张氏必须挑选足够信任的人。

  朱瞻基一脸茫然地看着许多的宫娥这几日都神情憔悴,还有人偷偷地哭。

  他不理解,总是歪着脑袋在观察。

  只是他想找阿舅答疑解惑,却发现阿舅压根没工夫来看他,

  宫外的事,是张安世料理的,他首先是让安南那边,发来没有婚配的武官名录。

  哪怕只是小小的小旗官,这花名册也要送来。

  除此之外,便是关于武官的年龄,相貌诸如此类。

  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张安世还是决心搞一次‘创新’。

  那便是让宫娥们抵达安南之后,寻一块屏风或者珠帘挡着,而后让宫娥们选夫。大抵就是这些武官,一个个进去,若有宫娥瞧上,便做为首选。

  至于那些没有做出选择的宫娥,或者没有被宫娥们选上的武官,那就只好抓阄来处理了。

  即便是选夫这一步,其实已算是一个难得的进步了,至少有人觉得大胆。

  不过安南那边很快就有了回应。

  据说是士气大振,安南四卫个个眉开眼笑。

  那些武官们个个笑嘻嘻的。

  便是寻常的士卒,也突然觉得有了盼头。

  毕竟……他们驻守在外,立功的机会不少,想成为将军可以说是天方夜谭,可若是因功转而成为试小旗,或者小旗官,却还是有希望的。

  终于不用担心绝后了。

  连杨士奇这个副都督也修书来,对此大为赞赏,不过他考虑的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那就是军纪,武人们没有成家,人又在外,容易引发各种问题,如酗酒,甚至滥杀。可若是有了家眷,就可以大大地减少这样的事件了。

  当下……第一批的宫娥被人护送出发。

  当日,东宫里哭声一片。

  太子妃张氏也不禁垂泪,依依惜别。

  张安世见张氏动了真情,便乖乖地躲在人堆里,不敢靠近。

  谁晓得终究还是被发现了,教张氏叫到了寝殿:“你出的这主意倒是好的,就是……她们侍奉了我两年,如今却要离别去远方,心里实在是放心不下。”

  张安世道:“阿姐……只有这样的人,才信得过啊。”

  张氏抬头,道:“是啊,她们多在这个世上孤苦无依,本宫便是她们的姐姐和娘亲一般,以后我便多了许多姐妹了。”

  张安世苦起了脸,哀嚎道:“阿姐,我们才是亲的呀,你要分得清孰轻孰重。”

  张氏没搭理张安世这番话,却是自顾自地道:“联合会那边,我选了几个信得过且忠厚的宦官去,只是凭他们几人,怕也不成……你那边可有用得上的人手?”

  张安世道:“我看,就从那些出嫁的宫人那儿再挑几个吧,不必请外人,有外人在,就生疏了。再有,将来若有将士们的遗孤,若生活无着,也可让她们在联合会里找一些事干,这孤儿寡母的,有一份薪俸,至少可以活下去。其他的将士见自己哪怕遭遇了不幸,联合会也肯接济,从此便更愿效命了。”

  张氏道:“这是个好主意,联合会这边的钱粮,东宫给付,不能假手于人,东宫可以受穷,可不能委屈了人家。”

  张安世噢了一声。

  张氏想了想道:“可惜邓健不在,若是邓健在,有他张罗,事情就更顺畅了。河南那边的女子……马上就要来了,以后东宫更要尽心调教。纺纱让她们晓得自立,还要教授一些学问,以及相夫教子的道理。这事不能假手于人,需我这个做姐姐的亲自来办,可我毕竟学问太浅薄,思来想去,这几日该都入宫,求教母后……”

  张安世身躯一震,论起溜须拍马,阿姐也是行家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