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倔老头杨涟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吾想要调羽林三卫前往昌平修缮皇陵,不知道张尚书以为如何?”

  悲哀……

  看着眼前的一幕、朱由检心中只觉得憋屈。

  明明上直二十六卫是皇帝的亲军,结果眼下朱由校调其中的三卫,还需要告诉一声兵部尚书,真让人觉得憋屈。

  这就是晚明的真实写照,明朝皇帝从明孝宗朱佑樘开始,就慢慢把属于自己的上直二十六卫兵权给分给了文官。

  好在明武宗朱厚照牢牢抓住了御马监的四卫一营,不然估计眼下朱由校得做一个光杆司令。

  “臣……”张问达见朱由校开口,连忙作辑想要答应。

  “不可!”突然、又有人打岔了他的话,而站出来的人还是那么熟悉。

  站出来的人,还是兵科右给事中杨涟,而他也在站出来后,义正言辞道:

  “我朝自成祖以来,便限制了藩王手中兵马。”

  “本来万岁调御马监兵马给予五殿下修建皇陵,已经是违反祖制了,眼下又要调羽林三卫给五殿下。”

  “数万兵马的调动,居然给予一名十岁黄口小儿,万岁不觉得太过分了吗?!”

  “……”杨涟的话,让几筵殿内的群臣无语了。

  同为东林党的内阁次辅的刘一燝更是隐晦的踩了踩杨涟的脚,想提醒他新皇刚刚继位,别落了新皇的面子。

  却不想杨涟更来劲了,直接继续作辑隆声道:

  “臣不知道万岁有没有看臣递上去的奏疏,九边欠响近三百万,老奴又在辽东北部接连叩边,六月更是出动数万大军,“黄盖映日,旌旗映空”直逼沈阳。”

  “若不是总兵官贺世贤守城有功,沈阳已经被叛军攻下了。”

  “眼下快要入冬,将士们连去年的饷银都没有拿到手,万岁就不觉得羞愧吗?!”

  杨涟的话里话外,都是为国为民的愤慨,但他的语气着实有问题,连朱由检这个后世被数落的跟孙子一样的扶贫干部,都有些皱眉,更别提朱由校了。

  此刻的群臣都眼观鼻、鼻观心,魏进忠的眼神更是恨不得把杨涟活剐了。

  倒是朱由校,虽然微微皱眉,但紧接着又语气和善的开口道:

  “杨给事中的奏疏,吾自然是看过了。”

  “吾不仅看了,还是与皇五弟一同看的。”

  “对于发欠响一事,皇五弟向吾陈述了九边各地的编制和兵马,又梳理了北直隶的上直二十六卫兵马和三大营、五城兵马司兵马。”

  “最后向吾献策,可按照每人发欠响二两,先渡过今年,来年争取漕银到了再补全。”

  “但诸位也应该知道,我朝九边共七十二万九千人,哪怕一人发二两银子,也是一百四十五万八千两。”

  “年初皇祖父发响两百万,上月,皇考又发响两百万两,眼下兵部与兵科又要吾发响一百四十五万八千两,内努确实有些吃不消。”

  “眼下御马监各地皇庄、皇店还有内承运库金银花的税银都没有运到京城,因此吾认为,可以往后延迟一个月。”

  “一个月后御马监和金银花税银运到京城,再发响一百四十五万八千两。”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