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四)白驹过隙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哔!”

  “砰砰砰——”

  永昌二年,在大明宗藩体系诸国几乎承平治世的时候,欧洲却打的不可开交。

  欧洲的战争,从乾圣十七年开始就没有一刻消停。

  乾圣十八年,欧洲各国对路易十四入侵神圣罗马帝国的举动大为震惊。

  由于深怕法国下一个目标会是自己,因此各国很快便站队拥有西班牙和神圣罗马这两个国家的哈布斯堡王室的一方。

  只是三国的战争态势并不如东方战场一样酣畅淋漓,而是以漫长的围攻为主。

  因此,直到乾圣十九年三月,三国在战场上的局势都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这样的僵持,直到同年四月神圣罗马帝国的利奥波德一世和荷兰缔结了《维也纳条约而被打破。

  荷兰加入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阵营,并宣明要共同对抗“太阳王”路易十四对欧洲的扩张,号召大明与齐国督促法国,恢复天启三十五年1655的《维也纳和约。

  然而,等消息传到大明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了,此时的大明正在忙着朱慈燃的葬礼,以及朱和垠即位的一系列事情,因此没空理会。

  在其后一年半的时间里,葡萄牙、丹麦两国也相继加入阵营,由此组成了反法大同盟。

  大同盟的结成,以及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顽强让法国速战取胜的计划遇到阻碍。

  法国在没有持久作战准备的情况下,将这场战争整整打了五年,而这其中,丹麦的加入让法国的处境雪上加霜。

  让路易十四庆幸的是,由于英国内战打成了持久战,因此英国不能站在海峡对岸浑水摸鱼。

  不然以他对英国老的了解,那群家伙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一个趁火打劫的机会。

  可以说,英国这个搅屎棍的内乱,让这场战争的烈度加强了一些,因为法国不用担心被英国从海上背刺。

  因此,原本以持久战为主,以围攻较多的大同盟战争彻底发生了改变。

  由于法军名将杜伦尼和大孔代已经一死一隐,因此这次战争中法国军队的统帅是卢森堡公爵和卡提尼特元帅。

  他们是优秀的军人,但却不是一流的将领。

  他们率领大军强行攻城,穿插到敌军身后进行野战。

  面对多国夹击,他们选择了最简单直接也是最耗费钱财的打法。

  从乾圣十九年冬月开始,他们在后方练兵十万,并让路易十四向齐国采购了足够装备十万军队的武器装备,试图以数量来突破多国夹击。

  这些人的装备花费了同年法国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而齐国也将法国采购军火的消息通过各国的本国商人散播出去。

  得知消息的各国纷纷向齐国下单采购武器,同时在后方练兵。

  就这样,仅在几个月的时间内,齐国就收到了价值七百二十三万两银子的武器订单。

  永昌元年二月,为了打击荷兰、英国共同执政者的威廉,路易十四毅然决然派出了海军和五万军队去英格兰帮助英王詹姆士二世复位。

  四月,英国和荷兰海军与法军在比奇角海域遭遇,双方爆发海战,齐国木质商船将足够装备两万人的军火送抵敦刻尔克。

  几天后,英荷联合舰队被法国舰队击败,法国军队五万军队势如破竹的登陆多弗尔港口。

  同一天,路易十四派人给詹姆士二世送去信件,提出助其复位,但条件是复位后的詹姆士二世需要帮助法国牵制丹麦和荷兰。

  面对这个诱惑,已经被威廉压制到疲惫的詹姆士二世选择毫不犹豫的答应。

  五天后,英法的八万联军以一南一北的态势攻向伦敦,威廉则是固守本阵,在击退了詹姆士率领的三万王军后迅速转进南下。

  四月二十日,威廉在伦敦外的郊区与五万法军遭遇,双方交战半个月后,;永昌元年二月,为了打击荷兰、英国共同执政者的威廉,路易十四毅然决然派出了海军和五万军队去英格兰帮助英王詹姆士二世复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