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琐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方黎黎的离开让张杨最少有两个小时是处于昏昏噩噩之中的,办什么事都没有精神,张杨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之前,两个人即使几天不见面,他也没有这种感觉。

  方黎黎走后,张杨先去了东大区的综合办事大厅,咨询开办“农副产品批公司”的事宜,和张杨一样排在这个办事窗口的人很多,张杨不明白,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要办公司?难到办公司都赚钱?

  站了半个小时的队,他只拿回了二张开办公司所需要准备材料的说明书以及申请公司办理程序的单子。至于工作人员讲了什么,张杨都没有记住。

  直到中午,他的精神才见恢复,脑子里方黎黎影子逐渐淡化,心情也不那么郁闷难受了。他想明白了,两人只不过是短暂的分离而已,见面的机会还多着呢。

  吃过午饭,他又打车去了一趟陵东水果批市场,和几个批水果的大户聊了聊,他们均表示愿意为他供货,并负责将货物运到他家仓库,价格比批价还要优惠。

  这一圈走下来,张杨对开公司信心更足了。

  他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优劣势,第一,是他的“净化”技能,只要这一技能不失效,他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公司提供优质的水果或者其他的农副产品,攫取高额的利润,这是公司展壮大的利器,任何农副产品公司都没有能力在这方面和他竞争。

  如果把这说成是垄断也未尝不可,在张杨的计划中,他不仅要垄断辽东省的高档水果和农产品市场,在不远的将来,他还要垄断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档贵族水果和农产品市场,让有钱人离不开他的水果、农产品以及他的公司。

  第二个优势就是他的资金还算充沛,他的账面上有一千万现金,在公司的起步阶段,这些流动资金应该足够用了。

  剩下的就都是劣势了,第一他没有销售渠道,前期宣传工作将是重中之重,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没有人知道你的水果好吃,没有人知道你的蔬菜和肉类比别人的味道更美,也同样不会有好的销售业绩。

  第二,就是未来的公司没有过得硬的管理团队,如果只靠经营小水果店的父母,这个公司的展前景极其有限。

  这和父母是否敬业没有关系,而是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经营能力都达不到一个大型农副产品批公司的要求,他们小富即安的思想,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变过来的。

  第三,父母包括他的人脉有限,满足不了公司的展需要。

  其实这一点张杨并不愁,人脉是靠时间积累的,只要给他一定的时间,凭借他强大的异能,很容易在他的身边聚集起一群人,但是张杨对此还是有顾虑的,因为他的能力不可能让其他人知道。

  凡此种种吧,张杨及其父母在经营公司这件事上的劣势数不胜数,很难一一列举出来,这么说吧,除了他能想到的两点优势剩下的都是劣势。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最大的隐患,就是为什么品质很普通的农副产品进了张杨家的仓库,出来的就都是价格昂贵的高档产品,口味和品质提高了那么多?

  这件事如果没有人关注,还则罢了,如果被有心人盯上,那就是一个大问题,不说有管理权限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是现在他还不知道是谁的竞争对手,如果感觉到了这件事的蹊跷,张杨这家公司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各种骚扰会纷至沓来。

  如果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说法,是无法挡住悠悠众口和权力机关的轮番检查和问询的。

  张氏公司的展必然会挡了一些人的财之路,他们为了自身利益,编造出有关他家农副产品的谣言是迟早的事。其实这一现象,在购买他家水果的顾客中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只是没有形成潮流而已。

  张杨想了很久也没有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从陵东水果批市场出来,张杨打了一辆车,去了姑皇区的机动车市场,他要在那里买一辆货车,他在网上查过了,在奉京市销量最好的是地产的金杯牌厢货。

  到了金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销售大厅,张杨毫不犹豫地订了一辆金杯领骐厢式货车,3吨的载重,花掉了6.9万元,然后又交了1ooo元,让卖方代办牌照。

  张杨的爽快的行事风就是一个大问题,不说有管理权限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是现在他还不知道是谁的竞争对手,如果感觉到了这件事的蹊跷,张杨这家公司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各种骚扰会纷至沓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