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先天罡气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不见牛羊。

  岳不群带着林平之、余人彦、6守痕骑马奔驰在宁夏高原上,入目处尽是枯黄的野草,偶尔裸*露的地表也是与陕西差不多的黄土坡。

  考虑到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岳不群和**老和尚的会见地点定在甘肃与蒙古交界处。

  虽然**喇嘛常驻青海,但身为藏蒙公认的活佛法王,基本上在大西北哪里都吃得开。但要某地给予活佛的待遇低于王公贵族,不用活佛开骂,那地方的人民自己都惭愧到死,没脸见人……

  这也是西北青藏民众贫困不堪,岳不群还总是对他们念念不忘,执意与活佛抢地盘的原因,钱少不要紧,可人傻,心实,虔诚,好骗啊……

  要是全真教在这里扎下根,拥有了广袤而虔诚的信众,即使在中原地区事败,也能保证数百年传承不绝,像佛门密宗一样经久不衰!

  如今崆峒派和昆仑派都被全真教压在老巢,动弹不得,在甘肃、青藏、蒙古、关外这整个西部、北部的辽阔之地,都是全真教的后花园,不必像中原地区一样,需要与其他武林门派或豪强共享。

  尽管这后花园已经有主——以**为的数百个转世活佛……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但是,正如青藏民众不如中原民众文明富裕一样,以黄教**为的诸多密宗教派活佛及寺庙,也远不如岳不群的全真教财大气粗、人才无数。

  所以,在争夺西部、北部的信众之时,密宗教派先入为主,占了精神上的便宜,而全真教拥有物质上的绝对优势,后来未必居下。

  更何况,密宗诸多派系之间也争斗不休,并非铁板一块……

  远远的,岳不群就见到一个身着红黄袍服的老僧站在一个蒙古包外静静等候。身后只跟着两个中年僧众。

  那老僧正是三世**喇嘛索南嘉措,乃是极有手段之人,黄教和**称号就是在他手上才真正扬光大,称霸密宗诸教派。

  不过。他如今年仅五十余岁,却已形销骨立,枯瘦老朽,比之少林寺的方正六七十岁还身材壮硕、满面红光自然差了老远。

  但在岳不群的精神感应之中,这老和尚一身真气磅礴浩荡。比之方正犹胜一倍有余,只可惜远不如易筋经真气精纯,而且其生命气息隐隐间似有晦暗……

  霎时间,岳不群就知道这老僧为何主动邀自己前来,原来是他大限将至,是要跟自己和谈!

  按理来说,老僧如此内功,怎么也该活个**十岁,但以岳不群如今的修为看来,密宗的灌顶之法隐患重重。比之吸星**强不到哪里去。

  而老僧如今的一身庞大真气,除了他自己数十年精修密宗内功的成果,还有他师父在他年轻时给予的灌顶传功,甚至他师父的真气里,也有他师祖传承的一部分……

  即使他们的内功心法一脉相承,师徒二人的真气性质相似度极高,容易相互融合,到底传承的代数多了,精纯度也就不敢恭维了!

  在岳不群窥探老僧之时,忽觉自身也遭到一股无形力量的窥视。无需他凝神聚念,先天精气神灵机立时自然涌动,混元如一,隔绝窥视。

  但在对面老僧的感应之中。自己的精神力刚一接近岳不群,其浑身无数毛孔与外界天地自然呼吸吞吐的淡淡气息立时连成一片。

  宛如一层薄薄的无形而有质的结界,将岳不群牢牢笼罩其中,隔绝一切有形无形之异种能量,但又对他自身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呼吸共振毫无影响……

  “先天罡气……”老僧心中一跳,想起当年自己在甘肃幻化寺看过的。蒙古帝师八思巴遗留的手札。

  其中大致记述了,中土道门、佛门修行到高深境界的一些异象,而道门的先天罡气与佛门的金刚不坏便位列其中,乃是比之脱胎换骨更上一层的神妙境界。

  一时间,老僧对岳不群的忌惮更盛数分……

  而岳不群心里,对于老僧明明真气精纯度一般,内功境界也高不到哪里去,却偏偏拥有及高深的精神修为,也是暗暗惊叹:密宗不愧是传承悠久的大教派……

  若是只有灌顶传功,一代一代传下去,真气数量固然庞大,轻易即可达到堪比先天境界的功力,但势必驳杂不堪,远不如上乘先天真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