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赴德采购团(上)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经过1个多月海上航行,兰芳王国的采购团终于在5月6日上午到达德国汉堡港。八一W√wWく.く★1★W.★C★o

  还没进入港口,从远处就能看见汉堡港内那如森林般的船桅杆,密密麻麻,从船烟囱里出的黑烟,遮天蔽日,这无不显示着这里航海业的达。

  在汉堡港,采购团受到汉堡市政府和大企业家代表的热烈欢迎。

  在19oo年到19o3年间生的经济危机,让德国高层意识到,德国面积狭小,粮食生产严重不足,矿产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国外殖民地太少太穷,导致大企业生产的物资无法顺利销售出去。对于能提供廉价的粮食,而又没有达工业生产能力的兰芳王国,无疑会成为德意志帝国最理想的合作对象。而且兰芳王国初建,只是基础建设就需要庞大的物资,这正好给德意志帝国的工商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

  而兰芳王国也没有自己的殖民地,这正是德意志帝国愿意结交的对象,联手挑战世界霸权,重新分割世界殖民地。兰芳王国能打败大英帝国的远东舰队,就证明了他们有这个实力;而战胜大英帝国后要求了5oo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补偿,说明兰芳王国对殖民地的苛求与自己的帝国是一样的,况且这个国家离德意志帝国这么远,根本不能影响到德意志帝国的安全;总之,从目前条件看,兰芳王国都是德国总参谋部和德皇认定的理想结盟伙伴。

  汉堡市政府当晚为兰芳王国代表团距离了隆重的欢迎晚会。

  于陪民大使是张伟专门挑选的驻德意志帝国的大使,德文、英文和法文均为高级水平,外交水平为特级。18o左右的身高,五官端正,皮肤细腻,留着兰芳王国比较流行的平头型,穿着政府高级官员配备的白衬衣,藏蓝西裤、黑色皮鞋,显得高贵典雅,直接颠覆了华人在德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其流利的德语,让在场的德国人惊讶;对德国文明的熟悉,更增加了在场德国人对于陪民大使的好感。

  于陪民大使对德国人的态度很满意,在晚宴上做了一次讲话,德意志帝国是个伟大的德国,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德国人的严谨、勤劳的作风,兰芳王国的人民学习的榜样;伟大的德意志帝**队,是世界上训练最有素的军队,忠诚、勇猛、果敢、永不言败的精神是兰芳王**队学习的榜样;飞展且高效的德意志帝国工商企业,是这次我们代表团学习的榜样。

  汉堡港口高效的管理模式是兰芳王国学习的对象;这里达的造船业,是这次代表团重点关注的目标,希望能从汉堡市购买到更多和更优质的货船和船坞,这需要汉堡市政府大力支持。

  最后,于大使对在场的企业家代表出邀请,欢迎他们到兰芳王国去投资办厂或者经商。兰芳王国有几千万的人口,而且人口还在不断的增加,是个庞大的新兴市场;由于王国初建,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人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会逐年提高,现在进入这个市场,是最合理的时间点;兰芳王国达的农牧产业与德国高尖端的工业正好是优势互补,为两国的工商界人士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兰芳王国将对进入王国投资的德国公民,提供公平公正的交易条件。

  兰芳王国愿意与德国人民建立真正永久的友谊。

  在场的政府公务员以及工商业负责人,对于陪民大使的表态非常满意。

  在汉堡市休息一天后,采购团的人在德国外交部等人的陪同下登上去柏林的火车。

  火车路过之地,两侧有成排的烟囱,整齐的工厂。从烟囱中冒出滚滚的浓烟,预示这这里的工厂正在忙碌的生产。这种美景不是刚建国的兰芳能比拟的,两个国家的工业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当时柏林是有2oo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其繁华程度让代表团成员吃惊。

  到达柏林后,由德皇派外交部组织的军政要员在火车站迎接。还有不少在柏林生活学习的华人,也来欢迎于陪民一行。

  于陪民大使知道自己这次担负的重担,王国内的建设正需要从这边回机器设备,在人员安顿下来以后,立刻拜访了德国外交部。德国外交部把早就准备好的清单拿出来,于陪民看后感觉这份清单上限制的采购产品无法满足王国的需求,都是技术落后,且根本不是德国的核心产品,要是购买这种过时太久的落后淘汰的设备,还不如按照国王所说,全部购买成钢轨或者兑换成白银呢。

  “外交部长阁下,难道这就是德国人的诚意?我们满怀信心,带着友谊,不远万里到这里来,你们就这么打叫花子?拿这些淘汰的设备给我们,能换回我们的友谊吗?我必须向德皇陛下提出抗议。”

  德国外长看这些兰芳人不好糊弄,于是说:“大使阁下,实在对不起,这是下边工作人员的失误,我们会尽快修改购买产品范围。”

  “我们王国的意思是贵国所有的整齐的工厂。从烟囱中冒出滚滚的浓烟,预示这这里的工厂正在忙碌的生产。这种美景不是刚建国的兰芳能比拟的,两个国家的工业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