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其实,沈妈妈是有点冤枉傅珺了。

  傅珺真不是故意对傅庚的来信表示轻慢的。实在是,这封信她看与不看,并无甚要紧。

  比起这种写在纸上,很容易便被旁人截获的物件,傅庚捎来的口信才更重要。

  她记得很清楚,温佐在转告傅庚嘱托时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吴地安好”。

  傅珺相信,傅庚想要对她说的全部内容,就在这一句话里。

  姑苏是个安好之处,那宁波呢?是不是宁波便不那么安好了?

  虽然傅珺对于政治斗争知之甚少,但毕竟她来自于信息达的现代,读过历史、学过政治,眼界与见识绝非这个时空的深宅女子可比。

  傅庚一力查清了河道贪墨大案,得到了圣上擢拔,风头一时无两。可是,傅庚得罪的那些人,会这么乖乖地任由傅庚升官财么?

  政治斗争从来就是残酷的。而从傅庚直取陂县,借假死潜回京中,到后来太子被禁足,再到后来太子一系的官员相继获罪,傅珺就算想要装不明白,也不能不明白,傅庚这是在走一条险路。他的对手并非旁人,而是一代储君。

  面对这样的对手,傅庚能在这条险路上走出多远,没有人知道。

  而只要想清楚了这一切,傅庚传来的那句“吴地安好”,便不只是一句普通的问候了,而是一句警示或者说是提醒。

  与其跟着他在宁波成为众矢之的,倒不如在姑苏安然度日。更何况,傅庚对傅珺似有若无的冷遇,也从一个侧面让傅珺处在了更安全的位置。

  一个完全被父亲遗忘了的女儿,落在那些有心人眼中,自是不具备任何利用价值的。

  所以,傅珺才会如此笃定地去看账本,而不是去读信。

  这固然是她已然想清了此中原委,而另一方面,也是借此举表达一个女儿对父亲的不满。

  因为被父亲冷落,所以脾气生气,连父亲的来信都不肯看了。相信傅珺的表现落在旁人眼中,定会得到如此结论吧。

  傅珺翻过一页账册,在心里叹了口气。

  无论如何,她早就身处局中。傅庚此举能保得了她多久,实在是个未知数。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许是王家久不曾来外客,那温佐又是个英武的将军,很难不被人注意到。也或许是所有人对傅珺的动向都十分关注。总之,傅庚托人给傅珺捎信之事,当晚便传遍了家中的每个角落。

  次日一早,当傅珺踏着厚厚的积雪往锦晖堂请安的时候,便在半道儿上遇见了王宓。

  王宓这些日子开始抽条儿,个子窜得很快,比傅珺高出快一个头不止。今儿她穿着一身杏子红的衣裙,披着大红斗篷,头梳成了飞仙髻,远远瞧着倒有几分王昭的影子。

  只是她终究年幼,又没有王昭那满腹的诗书打底,容颜更是清秀有余明艳不足,因此便显得处处短了一块似的。

  此刻见了傅珺,王宓便赶前两步笑着招呼道:“四表妹好早。”

  她本是一口的吴侬软语,穿得又俏丽,此刻这一声招呼下来,便很有几分热情似火的味道。

  傅珺凝眸看了她一眼,亦含笑道:“二表姐也不晚呢。”

  王宓此时已经走到了傅珺身前,亲亲热热地挽了傅珺的手臂,又端详了她一眼,笑着道:“四表妹今儿瞧着真精神,眼里眉间皆是喜意呢。”

  傅珺不动声色地将手炉交予身后的涉江,顺势甩开王宓贴附上来的手臂,轻声吩咐涉江道:“换那个镂银的莲花座儿手炉给我。”说罢又转向王宓,抚了抚鬓上的梅花钿儿,笑着道:“二表姐瞧着也很精神,这一身红可真喜庆,倒叫人想起快要到年下了呢。”

  王宓不由得意地伸展了一下衣袖,口中却笑着逊道:“这身儿我嫌颜色太艳了,娘却说小姑娘穿这颜色最好看。”说着转了转眼珠,似是无意地笑道:“听说宁波来信了呢,不知道四表妹的母亲有没有随信捎东西过来?眼瞧着就快到年下了,想是也给你备了新衣裳吧?”说着便举起帕子掩唇轻笑,只露出一双弯弯的眼睛来,那眼中的打量与猜测几乎未做掩饰。

  傅珺便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王宓还真是狗改不了吃屎,这一种天生要让人生厌的本事,也难为她怎么学来的。

  一面想着,傅珺一晚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