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咬紧了,谁先放松谁淘汰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且不论姚爱军回去后是不是会上4o9c的目标,比赛仍然在继续。八一中文?网??W≠W=W≥.≠≈1≤Z≈W≤.≠CO

  姚爱军后边出场的托马斯不愧是举办国的一代名将,姚爱军只听见背后的主场喝彩声如海浪潮汐般源源不断,不停的有观众们整齐而有节拍的喊着他的名字。

  托马斯分数出来的时候,更是欢声雷动,赛场的气氛点燃的极为猛烈。

  在这样的气氛之下,沈铎是踩着观众留给托马斯的喝彩声进场,他作为半决赛的第一名,在第一轮最后出场。

  或许因为队友展露出的潜力而开心,也或许因为赛场气氛的热烈,沈铎这一跳同样挥的很棒。

  遇强则强,这正是一名运动员埋在骨子里的追求。

  第一轮结束后,前田大辅94.35分,沈铎5分,托马斯和罗布钦斯基89.6o分并列第三,姚爱军88分名列第四……

  第一轮的前三名的实得分都在88分以上,这是极为罕见的高分开场。让现场气氛格外火爆。

  在场外坐着的张长青,也被现场气氛感染的极为激动。

  一边随着身边观众的节拍鼓掌,一边也为场下的队员捏了把汗。

  很显然,今天决赛的选手状态都出的非常早。其中主场作战的托马斯是最大的难点。罗布钦斯基虽然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但六轮户外比赛的强度是需要很大的体力支持的,不出意外的话罗布钦斯基的优势会随着比赛轮次的进行而逐渐削弱。

  至于前田大辅,张长青则没有放在心上。毕竟第一轮尽管前田的分数很高,但却已经完成了难度系数最高的一跳。这个分值并不能决定后面的局面。

  第二轮开始,比赛的节奏就被拉了起来。

  第一轮失利的保罗立刻奋起直追。或许因为年纪不大的缘故,反而在第一跳失利后愈战愈勇。

  第二跳的4o7c和第三跳的2o7B,都跳出了非常不错的水平。分别得到了81.6o分和89.1o分。

  三轮过后,比分排名生了改变。

  沈铎以268.95排名第一,托马斯紧随其后,266.4o分。

  姚爱军259.7o,前田大辅256.7o分,罗布钦斯基256.4o分,保罗247.2o。

  相比以往大赛来说,榜单的分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跳水的评分在七人裁判制的情况下,取三个有效分相加后乘以难度分,得出一个动作的所得分。

  所以1o分上下的优势是非常容易翻船的呢!

  尽管对比赛的选手来说,榜单咬的越紧,比赛强度越高。但对于观众来说,却是兴奋异常的,不到最后一跳,难见分晓。

  紧张的节奏一直持续到后半场。

  第四轮开始,压的很紧的选手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疲惫。显而易见的是精神力上的松散,这是不可抗拒的生理状态。

  一场决赛,选手们的状态出的越早,说明精神的兴奋点提前了。然而人的精神是不可能在一两个钟头内保持随时亢奋状态的。

  会调节的选手会让自己在要出场的那一会儿保持状态,别人跳的间隙中让自己放松,保持一种“待机”的状态。

  然而这并不那么容易。

  最先出状况的并不是初次参加系列赛的姚爱军和保罗,也不是决赛里最年长的老将罗布钦斯基,而是前田大辅。

  前田大辅的这一跳是第四轮第三位出场的选手。他的动作次序和姚爱军是相反的,从难度最高的1o9c开始,以难度分的降序在排。

  第四轮他跳的是3.3难度分的626netbsp;这是一个6组的臂立动作。这在户外的跳台上来完成,风险更大。

  就像半决赛的时候姚爱军遇到的那样,倒立的时候,稳定性比双脚站在跳台上,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前田依仗的是他曾经在户外的自然环境中训练过,前三跳都完成的不错,这一跳他也信心满满。

  然而正是这信心满满的一跳,却出了问题。

  前田倒立在跳台上的时候,正好是有微风的时候。他双臂牢牢支撑在台面上,将双腿从身前卷上去。但这阵风却不是持续的,吹了一下,风停了——

  因为已经跳到了第四轮,一直处于亢奋状态的前田精神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集中了。

  突如其来的风向变化,让他卷上去的双腿一时间平衡出现了问题。   前田大辅的这一跳是第四轮第三位出场的选手。他的动作次序和姚爱军是相反的,从难度最高的1o9c开始,以难度分的降序在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