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致富投资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北宋时期,因大修水利,国内的运河已经四通八达!

  从赵佶题字的清明上河图上不难看出,汴京城内一座码头的日常景象。

  那里有餐馆酒肆,还有民宿!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在码头做工的劳动者们,忙碌完就地消费的常态。

  而自从赵构把都城定在临安这座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城内城外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为船只出行提供了便利。

  尤其是西湖周边的大小码头,大大小小的船只加起来,竟有数百舫。

  万航还没有详细了解过宁家的实力,但就凭他能把分行开到西夏,金国这样地方,那定然是不容小觑的。

  且不说别的,单单那些马匹,也是一笔不小的不动产了!

  更何况,运营几代下来,那各个城市的人脉,所经区域的风土人情,地方官府的大致情况岂不是门儿清!

  经不起万航的叨磨,临睡前,屠术终于松了口,答应次日便待他去见宁谦。

  如今,印刷工坊已经上马,每天的报纸销售量成数十倍攀升。

  来到楼外楼要求登报宣传的商家也越来越多!

  看好这波信息红利的商人们,也纷纷投入到印刷行业,有的只靠一台印刷机,专门做广告宣传的小卡片!

  也有财大气粗的,直接照搬秦氏印刷工坊的运作模式,把“临安1号报”改为“临安二号报”!

  单羽拿着这份报纸递过来的时候,万航真哭笑不得!

  他指着报纸上的大字,推倒刘允升面前,他看了一下,几乎笑出声来!

  因着内容太过空洞,又是初创,显然还没有摸清版面内容的设计!

  万航倒不怕别人抄袭,他只怕这些人可别整砸了,引起朝廷的注意!

  进奏院那关是过了,秦伯阳为此没少大出血。

  那些有样学样的印刷坊到底弄清楚“报纸”的意义了吗?

  显然,他们现在还没有!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找个机会,与他们的当家人好好探讨一番!

  即便不要求他们缴纳什么费用,但是关于内容和报纸的定价还是有必要说清楚的!

  按照当时的生活水准,万航给报纸的定价是1文铜钱。

  如今每日的销售量大约在一万份左右,也就是说毛收入是一万文铜钱。

  这个一万文,大约相当于10两白银,一两黄金。

  万航算了一下,要真正有收入,还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秦伯阳听他要办什么书馆,直接按照毛收入,为他结算了一个月的分红。

  听他说差点,便又拿出10两黄金作为入股。

  凭借万航那张说死人的嘴,长恩书馆未开先热!

  好多人慕名而来,奔向楼外楼,找二当家的。

  小哥们不敢轻易得罪,详询之下才晓得二当家又辟了新的赚钱路子,惊讶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这还没完,长恩书馆开业后不久,万航已经把心思放在了零售业上。

  要知道,在临安城,做什么最开心?

  那一定是买买买!

  偶然路过清河坊街角处,万航瞅准了一个铺面!

  这个铺面正在街角处,极其宽敞的门前空地,给了人们极大的视觉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