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秘而不宣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捧起她的脸,拇指帮她蹭着,他笑道:“好姑娘,这样才美嘛!”

  赵静姝破涕为笑,旋即侧过头往他怀里靠过来,两只手臂环住他的腰,小手在他背后紧紧箍着。

  “说过的话不能反悔,我等着你回家!”

  她带起面纱,一步三回头的走,满眼不舍。

  万航送她走到门前,站定了望着她,微笑着说:“回吧!”

  直到她的身影拐过长廊,万航才转身回到牢房。

  毛破军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冒出来,朝他眨眨眼,笑着把铁门一把带上。

  三天光景,眨眼而过。

  好吃好睡的万航,越发浅眠,门外一有动静,就会惊醒。

  不只是哪个牢房传来大声地呵斥声,伴随着令人窒息的哀嚎。

  他睁开眼,山墙的小窗透进来一点点光亮,整个牢房里都蒙上了一层墨蓝色。

  他摩挲着黼纹墨玉,经过白日里的参详,他猜测那个字大概是个“柴”,但是又无法确定。

  按照文字演变来看,“柴”字的整体结构变化不大,都是上下结构,但是墨玉上的这个字,是左右结构。

  万航暗想,会不会是刻字之人有意为之,既想明确此玉主人,又不想为不知情之人察觉。

  “柴”姓在历史上是被记录在册的姓氏之一,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周世宗柴荣,

  如果这块墨玉真代表柴氏家族,那会是谁呢?

  他能想到的是,柴荣登基为帝,还是接近两百年前的事,难道他的后人现在依然活跃吗?

  柴荣本出身名门望族,不仅擅长骑射,还通史书和黄老之术,因家道中落,被姑父郭威收为义子。

  郭威称帝建立后周,三年后封柴荣为晋王。

  不久之后郭威驾崩,柴荣登基称帝,致力于统一大业,立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对内实施一系列积极整改措施,对外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南摧南唐,北破辽国

  六年后,柴荣在商议攻取幽州时突发疾病,一代神武雄略的英主就此陨落。

  跟随郭威致身行伍的赵匡胤,此时已升为殿前司最高统帅。

  在柴荣的第四子柴宗训即位后,奉命北伐,拥兵自重趁机发动“陈桥兵变”,不日回京逼迫年仅八岁的柴宗训禅让,自己称帝建宋。

  据传登基之后的赵匡胤,曾立碑发誓,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实际上,作为这场皇权之争的胜利者,赵匡胤并没有善待柴氏后人,把后周最后一个皇帝柴宗训降封为郑王,却在十三年后,他竟得病而亡。

  其余三子却不知所踪,有人说他们隐姓埋名,只为躲避赵匡胤的追杀,有的姓宁,有的姓潘,还有的改姓卢。

  从赵匡胤称帝前,着手撤换殿前司将领的举动来看,这夺帝之举是蓄谋已久的。

  一百八十多年间,柴荣的后世子孙若在世,也已传承十代左右了,如果有祖训,是不是真有可能代代承袭遗志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