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六章、麻烦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征兵难,虽然令人头疼,还可以想办法解决,接下来的训练那就是真的麻烦了。

  语言不通没关系,德语和保加利亚语都是这个年代的大语种,会这两种语言的人很多,要凑齐翻译也不难。

  真正令人头疼的是丛林大作战,直接去东南亚雨林地带训练是不现实的,要是提前遇到了叛军,那就和英国人一样了。

  不能去东南亚雨林训练,那就只能先在巴尔干山脉进行初起训练,完成了基础训练过后,再去非洲丛林进行实战训练,最后再去东南亚进行最后的训练。

  可以说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保加利亚做的是最充分的。

  无论是荷兰人,还是英国人都没有进行这么多的训练。

  现在他们对这场叛乱的态度是两个极端,要么是不屑一顾,要么就是恐惧。可以说心里因素,是现在英荷两国军队最大的问题。

  知道归知道,斐迪南可没有去提醒他们的意思,如果没有同行的忖托,怎么能够凸现出保加利亚军队的强大呢?

  英国军队表现的越糟糕,伦敦政府的心里就会越没有底,甚至很多政客在心中,就会直接把英国陆军和废物点心划上等号。

  这对未来保加利亚在国际政治中的活动,非常的有用。只要想起英国陆军大臣糟糕表现,伦敦政府就会情不自禁的三思而后行。

  如果媒体再鼓吹一下,将这个意识也灌输到英国民众心中,那么未来的大英帝国就不要想有所作为了。

  一支炮灰部队,有人肯参加么?没有了足够的陆军,英国人能够保住现有的殖民地就非常的不错了,想要干预国际事务,就只能依靠海军了。

  一旦海军完了,大英帝国也就崩溃了,这是一个看不到的阳谋,只等着最后发酵了。

  征兵工作一结束,克里斯托夫上将就开始头疼了,他必须要从这些募兵中,挑选出足够的军官来。

  高层军官还好,他可以做几个退役将军的工作,让他们出山。基层军官也容易,这些募兵中也有大量的老兵和基层军官,唯独中层军官凑不齐。

  军队是一个看战绩的地方,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还没有多久,世界大战过后的新一代军官们还没有成长起来,而世界大战中的这些中高层军官们都是有功之臣。

  他们这些人大都收获颇丰,不说家财万贯,至少他们也成为了中产阶级,雇佣兵是很难吸引到他们的。

  缺乏中层军官,只是一方面。接下来的丛林作战训练,就更加的麻烦了。

  保加利亚军队没有在东南亚地区大规模作战的经验,这些教官就只能从殖民地部队抽调了。

  看着从下面上报来的武器清单,克里斯托夫上将险些被弄晕了,他仿佛又回到了几百年前。

  弩箭都出现在了装备中,除此之外又增加了火焰喷射器,殖民地部队装备的野战军刀等等。

  最坑是丛林野战地图,他要是有这玩意儿,早就给发下去了,还用得着问么?

  最后他不得不遗憾的做出了决定,击溃叛军主力就算完成任务,丛林缴费这么“轻松”的工作,就就留给后面的荷兰军队吧!

  反正对荷兰政府来说,只要收复了城市,就可以给民众一个交代了,他们从来都没有真正统治过丛林地区。

  大不了到时候,又扶持新的部落领袖,利用当地人打当地人。

  深入丛林作战的代价太大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已经不在于士兵的战斗力,反而是地域条件更加重要。

  无论保加利亚的军队怎么训练,也不可能做到比当地人还要熟悉南洋地区的地形。

  地形、气候、植被、当地的生物,都有可能成为叛军的帮手,变成雇佣军的敌人。

  不要叛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毒虫、痢疾就干趴下了一大片人,那就丢人现眼了。

  ……

  同样为此烦恼的人还不只一个,英国新任的东南亚地区总司令官韦维尔将军,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甚至他的麻烦还要更大一些,这些英国士兵们可没有那么听话,训练才刚刚开始,他们就纷纷“病倒了”!

  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在生病,人家都是成建制的生病,一个团、一个师的集体生病。

  东南亚地区已经病倒了英国士兵人数,已经突破了二十万,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中!

  如果这是真的病倒了,那么韦维尔将军也不用考虑去平叛了,提前打道回府,大英帝国放弃东南亚算了。

  真实原因很残酷,英国官兵们集体抵制韦维尔制定的训练计划,; 无论保加利亚的军队怎么训练,也不可能做到比当地人还要熟悉南洋地区的地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