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朝堂之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s:元旦快乐!!

  多谢各位书友一直支持~

  新的一年,求票求订阅啦~~吼吼吼~~

  太极殿上,李二面色森寒的听着侍卫汇报各种诋毁钱庄的谣言。≤八≤一≤中≤文,www.1w.CO

  这种情况他早有预料,听完了侍卫的汇报只是冷笑一声。

  钱庄的事情就连长孙无忌都没有提前知晓,除了李二派去各地的心腹,其他人都是在钱庄出现之后才后知后觉。

  像长孙无忌,房玄龄还有魏征这样的人自然是一眼就看透了钱庄的利弊,不只是他们,几乎所有的大臣都意识到了此举背后的意义。

  待侍卫退下李二状若随意的朝下面站着的群臣开口问道:“你们怎么看?”

  大家都明白他问的是钱庄之事,众臣听了李二的问话习惯性的把目光投向最前方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却好似没有听到李二的问话也没有感觉到大家的目光,依旧低眉垂目,眼睛眯的眼珠都看不见了,远远看着就像睡着了一般。

  那些大臣均是暗骂一声“老狐狸”又把目光投向另一侧的房玄龄。≤八≤一≤中≤文,www.1w.CO

  长孙无忌自然不可能真在太极殿上睡着,此时的他清醒的很,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几乎大唐所有繁华的城市都突然兴起了钱庄,说明李二对这件事筹备得非常细致,能让李二如此细致筹备的一件事自然可以看出他对这件事的重视。

  大家都看他的反应是因为在大家的眼里他是李二最信任的人,有什么机密之事几乎都是与他单独商议,可是钱庄的事情长孙无忌也没有提前知晓,不过他现在的表现却让别人捉摸不透。

  见大家都看向自己房玄龄看了看对“面老僧入定”的长孙无忌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上前一步道:“各地钱庄均打着朝廷的名义,不知是否如此?”

  其实不用问他也知道答案,如此高调的打着朝廷的名义,而且在多处繁华城市同时兴起钱庄,还能将消息封锁的如此彻底,只有李二才有这么大的能量。

  果然。李二淡淡的说了一句:“确实如此。”

  “臣明白了。”房玄龄点了点头就退回自己的位置。

  其他大臣就郁闷了,你明白了?你明白啥了?

  不过房玄龄似乎已经打定主意学着长孙无忌的样子,不再一言。

  见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铁了心要保持沉默终于有个大臣忍不住上前说道:“既然钱庄是朝廷所办,为何臣等都未有所闻?”

  李二看着下面那个问的大臣直看得他目光躲闪鼻翼冒汗才轻笑道:“钱庄之事乃朕授意。∮八∮一∮中∮文,www.1w.CO现在你们不是都知道了吗。”

  “可是……这……”

  那大臣被李二看得心里毛一时不知如何应对,现在是知道了,但是办钱庄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没有提前和众臣商议也太不合理了吧,看样子连房玄龄房大人都是刚刚知晓,至于长孙无忌……谁也猜不透他到底知不知道这件事。

  这时一个颇有威望的老臣站了出来顿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李二则是玩味的看着那个须皆白,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老臣。

  世家!

  “且不说朝廷行举贷之事本就有损朝廷形象,让百姓存钱更是有与民夺利之嫌,陛下此举尚缺详虑,兴办钱庄乃朝廷大事理应与朝中大臣商议方妥。”

  “老大人所言甚是,钱庄一事已经引起百姓对朝廷有诸多猜疑和不满,实在有损陛下圣名。”顿时有不少大臣出言附和,听起来似乎都在为李二的名声考虑。

  其他的大臣则是沉默不言,他们已经感觉得到这是李二和世家之间的一场搏斗。

  李二心中森寒,面上却依旧微笑。只要他在朝堂上提出的举措不利于世家的利益,哪怕于国于民有利这些人也会跳出来站在大义的角度反驳,读书人最不缺断章取义指鹿为马的本事,这样的情形已经见怪不怪了,况且这些义正言辞处处大义的官员他们背后的世家有谁没有行过举贷之事!心里的火却越积越盛迟早是要爆的!

  “不知老大人以为朕当如何?”

  王同虽位不及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但是自隋开始就于朝为官,李渊在位时更是位及宰相,可谓是真正的老臣,李二面上都要称他一声老大人。

  王同是太原王家的人,朝中的世家官员多以他为。太原王家可是真正的世家门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