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不世之奇功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待泥土拨开,大家总算看清了埋在缸里的东西,郁郁葱葱的藤叶之下连接着一串一串的黄褐色的物事,看起来就像不起眼的石头块,圆圆的,上面坑坑洼洼并不好看。这些石头块一般的东西有大有小,大的比壮汉的拳头还要大上一些,小的便如牛眼一般大小。

  莫非太子说的天降祥瑞指的就是此物?他们实在看不出这些丑陋的土豆有什么祥瑞之相。

  李二虽然只是粗略一看,但是已经可以肯定,若是每一株土豆都能结出这么多的果实那么绝对可以达到亩产二十石,甚至不止二十石头!王新子没有虚言!

  虽说有王翔做的保证,加上后来他又拿出输血工具,马蹄铁,曲辕犁等一系列神奇的东西,但是李二心里对亩产二十石的粮食多少还是有一些疑虑的,总觉得亩产能有八石就非常满意了,直到现在,见识了土豆的产量他才彻底放下心来,高昌之行可以彻底无忧了!

  “父皇,若是按此产量算来一亩地可以产过三十石土豆,三十石啊!”李承乾的声音都在颤抖,虽有夸张,但更多的是自内心的激动,亩产三石都是要举国欢庆的大丰收,亩产三十石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只有王翔还算冷静,笑着说道:“亩产三十石还是难了些,毕竟这些土豆是精心培植的,所以产量才会如此惊人,若是寻常百姓种植,良田应该亩产在十五石到二十石之间,若是贫瘠之地或者逢上光景不好的年间产量可能还要更低一些,但是八石还是没有问题的。”

  李承乾连忙点头道:“对对,精心培植才有如此惊人的产量,不过即便是亩产二十石那也是大唐百姓之福了。”

  其实哪有什么精心培植,李承乾和王翔如今都是七八天半个月才去司农寺看上一眼,而且真的就只是看一眼就走,倒是司农寺的陈主簿每日会给土豆浇浇水,其他也没有太多过问,可以说十几缸土豆几乎全是靠自力更生长得白白胖胖的。当然,土豆是不会站出来说话的,所以精心培植这个功劳还是要让某些无耻之人占的。

  李二激动过后小心翼翼的托着其中一块较小的土豆皱眉道:“为何还有许多这么小的土豆,难道没有等到它们完全成熟吗?”语气隐隐带着些许不满。

  李承乾不知要如何解释,只好把目光投向王翔。

  靠!亩产三十石还不满足,李二真是够贪心的啊。

  王翔心里腹诽了一番解释道:“因为成长的空间有限,所以土豆的果实本就是有大有小,并非没有成熟的缘故。”

  “如此还好,万不可为了提前收获而坏了土豆的产量。”

  李承乾和王翔闻言连忙点头称是。

  他们三人蹲在地上聊着土豆的话题,陈贵继续为土豆拨泥,其他人就纳闷了,什么土豆,什么亩产三十石,他们是听的一头雾水,但是没人会把这些坑坑洼洼的“石头块”和粮食联系到一起,毕竟现如今的粮食几乎都是长在地表之上的,而叫土豆的东西显然是长在地底的,粘着泥土又脏又丑,怎么看都不像能吃的样子,况且亩产三十石就更加和粮食扯不上关系了。

  只是奇怪的是为何太子会将它视为祥瑞?大唐百姓从此再无饥荒之虞又是怎么回事?最重要的是威严如李二这样的上邦帝王为何会如此失态?

  “尊敬的天可汗,不知这土豆是何种祥瑞?”

  有好奇的番邦使臣忍不住问出心中的疑惑。

  李二这才现自己蹲在地上,手上还粘着泥土,实在有损形象,不过这些跟土豆带个他的惊喜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

  大笑一声提着一串土豆站起身来,手里沉甸甸的感觉更是让他心情大好,笑道:“此乃天赐祥瑞于大唐,有了这亩产三十石的粮食从此大唐百姓再无饥荒之虞!”

  亩产三十石的粮食已经成为现实,李二不再需要对此保密,土豆是要在整个大唐推广的,总不可能一直守住秘密,土豆现在毕竟在他手里,况且普天之下有哪个番邦属国能够与大唐的疆域之光人口之众相提并论。

  虽说如此,李二还是着人将土豆全部收集起来,只有大唐百姓才有资格成为土豆的批获益者。

  这石头块一样的东西是粮食?还是亩产三十石的粮食?

  大殿之内一下子炸开了锅,不要说那些番邦使臣了,就是大唐的官员也都一个个满脸的不敢置信,然而此话是出自李二之口,况且就方才土豆的产量来看亩产三十石并非虚言,只是这东西真是粮食吗?若真如此那就真如太子所说天下没有任何稀世珍宝能与之相比了!

  p; 有好奇的番邦使臣忍不住问出心中的疑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