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 二论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姒青篁已经被架到了这里,低吟几声后,终是抓了几把头发闷头站起,也不敢看谁,只问道:“周学博,你可见过滴水穿石?”

  周敬之:“真穿过去的没见过,但房檐长年滴水,在地上打出的凹陷确是见过。”

  姒青篁:“那样的凹陷是怎样的形状?是正正方方的么?”

  周敬之:“自然不是……大约是个中间更深的凹弧,周边略浅……啊!我懂了!”

  姒青篁:“那……那我坐下了。”

  周敬之:“别,只是好像懂了,但没完全懂,姒学士不妨详说。”

  姒青篁:“就是……日照大地亦正如水滴落地一般,越靠近中心的地方,所承载的能量与光照自然更多,越边缘则越稀疏,平地尚且如此,球面只会更甚。因此虽一年到头,各地总昼夜时长虽相差不大,所沐到的光热,却是越边缘越低的。”

  周敬之一拍脑袋:“原来如此啊!”

  姒青篁这才松了口气。

  可她很快又紧了。

  只因嬴璃若有所思地抬起了手:“周学博不妨等等再顿悟。”

  话罢,她微托着下巴思索道:“此理大体我是认可的,只是感觉此例颇为不妥,可我也道不出不妥在何处,不知诸位学博有何高见?”

  始终端坐的范伢,此时方才开口:

  “不应将阳光比作一个水滴,而应是千千万万个水滴。”

  听闻此言。

  不仅周敬之与嬴璃眼前一亮。

  便是檀缨也都亮了。

  我超,妙啊!

  嬴璃更是恨不得擦了把嘴才说道:“还望司业详说,学生迫不及待!”

  范伢不紧不慢开口道:

  “这里,不妨将沐在地球上的日光比作许许多多个水滴,垂直于黄道投射在地球上。

  “虽然水滴是均匀的,但因球面弧度的存在,同样的面积内,所承受的水滴数量却是不同的。

  “就好像你面对一张纸,纸向你平直展开时,你看到的纸更大,纸有弯弧时,你看到的就小一些。

  “推及球面,便是越垂直迎向光照的地方,得到的光量就越多,越偏远的弧角,则越少。

  “故南北回归线之间,终年湿热,南北极点,终年极寒。

  “按檀缨的推测,我等应处于北回归线与北极点之间。

  “故而越向北越冷,越向南越热。”

  听闻此言,便是檀缨也不禁顿悟击掌。

  “司业大才!学生五体投地!”

  众人随之相敬。

  范伢的说法虽不一定完全严谨。

  但将光化为粒的思维,已远远超乎于时代了。

  直面周敬之的问题,深入浅出的讲解,更是无愧“子”之大名。

  面对这全场的敬意,范伢却只一抬手:

  “此论不过是乘人之学,第一个将光比作水滴的,应是姒学士。”

  经此一提,檀缨也才反应过来。

  妈的是啊,光的粒子性貌似是姒臭脚整出来的啊……

  这么发展下去……这臭脚是要名垂青史遗臭万年不成?

  然而姒青篁却也不敢承此大赞,只低着头道:“学生无非是稚童妄想……此说该是司业所创。”

  范伢只一摆手,不再回应。

  居中的嬴璃却早已听得七窍通畅,当即一敲论锤,不顾身份赞道:“今日清谈,当真精彩之至!司业与姒学士无需再争,我看这一辩言和如何?”

  周敬之忙道:“本也展开时,你看到的纸更大,纸有弯弧时,你看到的就小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