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南国千里之六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云南高原,风和日丽,太阳仿佛很近,又仿佛遥不可及,大片的晚霞铺在西面的天空,在落日的映衬下,色彩斑斓,说不出的恢弘壮丽。

  胡执恭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在六月二十五抵达昆明。他看着瑰丽的天空,对两个随从说道:“云南被称为彩云之南,名不虚传啊。”他们抵达驿站,亮明钦差身份,言大明朝廷封孙可望为秦王。

  消息顺着夜色飞快的传到孙可望的府中。孙可望大喜过望,命人连夜出城,好生招待使者。

  第二天一早,大队人马来到驿站,原来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带队亲至。胡执恭毫不怯场,换上大明的官服,打起使者的小旗子,对着大队人马大吼一声:“孙可望接旨!”

  大队人马安静下来,孙可望犹豫了一下,跳下大马,对着胡执恭双膝跪地,大声说道:“臣孙可望接旨!”没让他失望,圣旨封他为秦王,节制天下兵马,另外命他派人到梧州接驾。

  “臣谢主隆恩!”孙可望先谢旨,然后哈哈哈大笑起来。笑完他把圣旨丢给手下,吩咐拿银子谢谢使者。胡执恭把秦王的印玺、官服、玉带拿出来,然后大声说道:“恭贺秦王殿下!”

  孙可望穿上秦王的常服,虽然有点宽大,但是他非常满意。他一挥手,鼓乐齐鸣,他即兴来了一段舞蹈。舞蹈者,手舞足蹈也。上古时期,祭祀、出兵的场合,国君都要这么来一段儿。孙可望研究过,当场以古礼庆祝。

  孙可望顺着鼓点举手投足、顾盼自雄,豪情万丈。等他这么一段儿搞完,脸上的汗水都出来啦。孙可望意犹未尽,吩咐道:“通告全体军民,欢庆三天!”

  李定国、刘文秀也大喜过望,非常配合。重归明廷是大西皇帝张献忠的死前嘱咐。枭雄张献忠被清军暗箭射中,临死前吩咐义子道:“我亦一英雄,不可留幼子为人所擒,汝终为世子矣。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

  兜兜转转多年,当年的叛贼成为明朝的拯救者。秦王!天下诸王之首,可喜可贺!等众人赶到昆明,全城欢腾,彩旗飘扬,鞭炮声声,喜气洋洋,比过年还热闹。

  胡执恭的两位随从脸都白了,他们知道底细,这一把玩的太大,要是被发现他们是假使者,必死无疑!

  胡执恭仿佛知道他们的想法,说道:“汝妻子,国公自养之。如能平安返回,必然富贵一生!大丈夫子此时不搏,更待何时?”两个随从被鼓起劲儿,强撑了三天。

  当天晚上,李定国的书房内,新守谋士金维新说道:“事有可疑之处。其一,使者队伍太过寒酸,圣旨遣词造句生硬,似乎水平不高。其二,朝廷怎可只封秦王,不封其他人?”李定国毫不在意道:“朝廷不断转进,无人可用也在乎情理。大哥夙愿达成,咱们就不要节外生枝。”

  说归说,李定国还是把这个顾虑跟孙可望说了,孙可望心里咯噔一下,派人去问胡执恭。胡执恭理直气壮的解释,朝廷颠沛流离,几乎无人可用,需要秦王救驾;其他的封赏要等秦王的意思,然后带回朝廷再正式下旨。孙可望被糊弄过去,昆明接着开席三天,普天同庆。

  胡执恭三天后坚决请辞,托词说要带着孙可望的推荐,回梧州给大西军其他将领封赏。谁知道孙可望还没过足瘾,他要利用这个权力拿捏李定国和刘文秀。就这样,胡执恭白白误了脱身的机会。

  胡执恭在往昆明路上的时候,杨畏知也从梧州出发。他们一行人全部上船,张帆逆流而上,准备在南宁靠岸,然后骑马入滇。

  船头上,杨畏知神情暗淡。在梧州磨蹭了这么久,他发现这个大明已经不是他心中的大明。大臣们抱残守缺,为一个破名号争的口干舌燥。要不是堵胤锡上表,估计孙可望连个王爷的封号都拿不到。他摸了摸怀里的圆筒,里面是永历封孙可望为平辽王,李定国、刘文秀为国公的诏书。

  哎,尽人事,知天命吧!他想起小女杨小妹,脸上露出温情。临行前,小妹哀求他,不要一起回昆明。马自得惊讶的问她为何。杨畏知只好说明原委。孙可望入主昆明后,对他还算礼遇有加。不过孙可望的心腹贺九仪,在街上偶遇杨小妹,对她恋恋不忘。贺九仪的老婆是个母老虎,但是颇有能力,协助贺九仪治军多年。她派人上门威胁杨畏知,不让老公纳妾。

  这不借着出使的机会,他把小妹也带出昆明。这次要是带回去也是个麻烦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