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大江东去之八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九戈赶到横州,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他们一行三十号人,乘坐轻舟,鼓足风帆,连夜往横州进击。小公爷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大伙儿的创业激情都很高,急着去横州建功立业呐。

  进城之前,大伙儿兵分两路。张九戈大张旗鼓的打起武昌伯的旗子,面不改色的往城门洞里钻,亲兵们吓得脸色不佳,这可是战时啊!咱们明目张胆往敌人肚子里面钻合适吗?张九戈早想到了,眼下徐彪势力穷途末路,最不可能是敌人的反而是鄂国公父子。

  不过他也做好预案,自己的兵器装在小包袱里随身携带。王天木被他安排前往南宁坐镇,接应李东福。

  张九戈呈上给徐彪的拜帖,在城门等了一炷香,一队骑兵在城内横冲直撞,得得得的跑过来。为首的正是徐彪,他跳下马,哈哈一笑,说道:“张先生有请!”

  张九戈一身文士打扮,学着文官的模样行礼,说道:“徐总兵有礼!”老张现在可不是白身,他现在是朝廷在册的九品文官。原来马自得趁着马吉翔服软,给手下人弄了不少告身。至于怎么来的,自己开心就好,何必找不痛快呢。

  徐彪把李东福绑到南宁,心里有些明了,这家伙估计是来要人的。他先说道:“张先生,贵方李东福人才难得,我已经把闺女许配给他,目前他人在南宁呢。”

  李东福的信中说了情况,张九戈也不点破,他点点头说道:“徐总兵看上他,是他的福分。眼下朝廷大军压境,不知徐总兵何去何从?”

  徐彪请张九戈一起进城,他备好酒宴,边走边谈。路上,他告诉张九戈,他接受武昌伯的建议,率部远走交趾。只是千里行军,旧部众多,家眷难以全部带离,他实在割舍不下。

  的确是这个理,域外逃亡,先不说人心离散,老弱妇孺怎么办?这些人跟着行军九死一生,留下来更是命运叵测。朝廷对叛贼的下场是男的满门抄斩,女的收入教坊司,这特么还不如逃亡。

  没多久他们就到了酒肆,就是之前李东福包房的那家。酒肆的后院临湖,环境雅致,湖心有一个小岛,筑有一个大亭子,亭内放一张八仙桌,八只圆凳。太阳高照,湖心亭子里却非常凉爽,四角燃气艾草驱蚊,的确是一个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徐彪带了两名亲兵,领着张九戈到凉亭。他请张九戈入座,自己按住桌上圆滚滚的大西瓜,喀喀喀的用西瓜刀切成片儿。张九戈也不客气,上前抄起西瓜就啃。两人不说话,在凉亭里咔嚓咔嚓的啃完一整只西瓜,接过小厮递过来的毛巾,同时说道:“爽!”

  张九戈见他坐下来颇为吃力,大热天的居然身披重甲。他心里一动,看来徐彪的内部情况比较微妙。

  两人在湖心亭啃西瓜,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张九戈带来马自得的善意,眼下南宁已经是忠贞营的菜,徐彪南下交趾是最好的出路,如果他和平移交南宁,马自得会尽最大可能保全他撤不走的家眷。

  徐彪笑笑,朝廷对待杨大浦的样子,让他打了个寒颤,马武昌伯再牛逼,他对这个保证还是心怀疑虑。他说道:“今日您做个见证,我约了妹夫最后谈谈,成不成我都得离开此地。”

  酒肆外,又一大队士兵赶到。掌柜的慌忙出迎,钱义面无表情的把马鞭扔给亲兵,走向湖心亭。徐彪见他走来,也不等他见礼,站起来说道:“这位是武昌伯的使者,张先生。”

  钱义对张九戈拱拱手说道:“张先生有礼!”仗打到现在,大伙儿多少对局面有些明悟。武昌伯,督师堵胤锡的弟子,忠贞营少主李来亨的结义兄弟,鄂国公马进忠之子,以弱冠之年成为几方势力的幕后大佬。双方还是战时状态,他居然让使者打着旗子入城。

  张九戈也站起来回了个礼,马自得特意交代他想办法留住钱义,马自得对他的水师以弱胜强印象深刻,觉得他是个人才。眼下水师除了光杆顾千城,没有得力的统帅,他遇到一个,得想办法拉进篮子里。

  张九戈说道:“留给二位的时间不多了,联军今日已经进军,庆国公两万人,堵胤锡督师三万人,五万人泰山压顶,诸位的斥候会很快汇报的。是战是降,如今得做出决断!”

  徐彪苦笑着说道:“咱就是案板上的肉啊!我同意流亡域外,只是钱副将心有疑虑,今日张先生作个见证,是战是走,今日决断!”

  钱义坐下来说道:“我等正值壮年,流落海外也无妨。只是家眷众多,南去前途未卜,如何使得?幼子高堂,如何割舍的下?”

  “说到底,你就要我的人头!”徐彪吼道,他身后亲兵咣的一声拔出腰刀。

  钱义腾的站起来说道:“如果能保住妻儿老小,把我的人头拿走何尝不可!如此逃亡,我毋宁战死!”

 &ems仗打到现在,大伙儿多少对局面有些明悟。武昌伯,督师堵胤锡的弟子,忠贞营少主李来亨的结义兄弟,鄂国公马进忠之子,以弱冠之年成为几方势力的幕后大佬。双方还是战时状态,他居然让使者打着旗子入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