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外使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到底是何事?”

  原本听严嵩在那里罗里吧嗦说个没完的朱宸濠已有些气恼了,可再听对方说是对大明和他都有利之事后,心中的好奇已大过了不爽。

  “这两日,几个从广东来京的官吏找到了臣,希望臣帮他们一个忙。”

  严嵩也看出朱宸濠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于是赶紧说起原委来。

  “你收他们钱了?”

  只是严嵩才刚开口,朱宸濠便突然冒出来了这么一句。

  “这个……也就……”

  这种事自然是明摆着的,严嵩只得一边支支吾吾一边偷看皇帝的脸色。

  “我知道大明的俸禄低,你收就收点,只要别像那个严嵩就行。”

  大明当然也有不少清官,可严嵩么,朱宸濠心里有数,这家伙只要不太过分,他是不打算追究的。

  其实真说起来,按照朱重八定的标准,明朝官员的俸禄并不算低。

  可问题是,朝廷发放给官员的俸禄太过奇葩。

  如果严格依照朱重八的规矩来办,每月发给官员的,除了俸米外,应该还有一点钱。

  在朱重八时代,还是能实打实满足官员的。

  可朱老四迁都后,就发不起粮食了。

  因为南京四周都是鱼米之乡,根本不愁粮食。

  但到了北京后,粮食只能靠漕运从南方送来。

  京城内官多人也多,从南方运来的粮食能让城中之人吃饱就已经不错了。

  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再保障官员能获得足够的俸米。

  于是,朝廷只能发放很少一部分粮食给官员,差额则用其他东西来替代。

  通常都是用纸币来补足所差的粮食。

  可那玩意儿明朝只管印,根本不管其他。

  别看它上面写着当多少文多少贯,可实际上就跟后世动轨百亿、千亿、万亿的津巴布韦币一样,完全就是一张废纸。

  明朝早期还好一点,可中后期若还有人拿着纸币去付账的话,绝对会被人给打出来。

  除了纸币,明朝还用胡椒和香料来作为俸禄发放给官员们。

  但这些东西,又不好卖,用量也不大,拿到手中后,只能干看着,基本上跟废物差不多。

  这样一折算下来,官员们能真正到手的俸禄,少得可怜。

  在明朝,只要你不贪,就算是一品大员,也基本上穷得叮当响。

  就像唐寅的老师,内阁大臣王鏊,就被世人称为“天下穷阁老”。

  还有大名鼎鼎的李东阳,也是一生无积蓄。

  平日里,这位大明首辅甚至还得靠变卖自己的书画来养家糊口。

  死的时候,就连举办葬礼的钱都拿不出来。

  最后还是靠着曾经的同僚和门生一起凑钱,才让其入土为安。

  就连内阁辅臣都能穷成这样,可见在明朝当个清官有多艰难。

  朱宸濠虽然知道大明官员的俸禄在七折八扣之后很低,但还没来得及触及这一点员,也基本上穷得叮当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