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8 章 谢二哥三哼陆大红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样是在夷人手底下讨生活,没什么不同!”李魁芝这样和我说,当时我就知道,他还没从买活军里找到什么归属感。而且这个问题也是我不能解答的——他们说的实在也没错,除了我们说的话一样以外,甚至连文字都和从前不同,十八芝认为拼音完全是另一种文字,而且他们猜测六姐在上界可能是西洋神仙,因为拼音所用的字母几乎完全是拉丁字母……】

  【这就让我很难回答他们了,所以只好暂且搁置了这个话题,也因此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为什么还认为我和敏朝的百姓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呢?虽然我自小在彬山长大,几乎从未接触过外头,但当我听到有人掠杀华商的船只,掠夺华夏的子民,我就打从心底感到反感,而如果十八芝掠夺的是西洋人、瀛洲人的船只,我就毫无触动,没有丝毫的喜恶可言呢?我们和‘外边’的人是如此的不同,但我为什么又觉得我们又都一样?】

  【这问题是很务虚的,但我又觉得它非常的重要,不过,也正因为它的重要,答案的浮现或许也不能急于一时。我最近还是把精力花在平整土地上,我们已经收到了东南旱灾的消息,听说泉州一带旱得尤其严重,现在我们正做两样准备:第一备耕地,对于耕地略做计划和开垦,备食水,第二我们会在约定的时间出发,和买活军海军在泉州会和,攻下泉州城之后,战船会立刻抓紧时间,运一批牛和一批百姓去鸡笼岛,希望此时我们来接管鸡笼岛的吏目们已经为夏耕打下基础,从五月开始,还能抢种两轮高产稻,这样鸡笼岛的收成就足以让福建道的百姓度过今年的饥荒……另外,请六姐注意提醒来接手的同事,要留心本地土人的袭击。】

  陆大红最后端详了一下信纸,轻轻地长出一口气,又封起信件,在上头用火漆封口,起身快步走出船舱,将信封交给于太平——后者已经背了一个包袱了,里头几乎都是买活军们写回家中的信件,还有带回家的特产。“路上小心点,到了用仙器报平安。”

  “知道了,陆姐你们在这也注意安全,我们泉州见。”

  “泉州见!”

  于太平跳上搭板,脚步轻快地跑远了,陆大红叉手站在船头,环视周围,又无声地长出一口气来:买活军所乘坐的这艘船比之前几个月要冷清了一些,不仅仅是于太平,还有一些要留在本地安排生产的专业人才,之前已经去了屏南。

  勒石合约已近完成,余下的一些文字计较,不过是细枝末节,十八芝众人均意识到,买活军接管鸡笼岛已是大势所趋,而半个月前传来的消息,更推动了谈判的进行。泉、鹭、榕均传来线报,报之今年闽东、闽南大旱,几乎已成定局,从开年到如今只下了几场雨,虽不说江河断流,但很可能会大规模减产五成,如今民情已经开始骚动,正是鸡笼岛获取人口的好时机。

  按照勒石合约所叙,两家合流(郑天龙觉得吞并、臣服这些词都好刺眼)之后,必将戮力同心,共谋大业。先取福建,再图广府道、吕宋岛,而此信一来,非但陆大红,便连十八芝群盗都意识到,此时百姓春耕不成,民心摇动,而水师、卫所无法征求民粮,不能出动,吞并泉、鹭的时候到了!

  军情如火、生死万急,战机是丝毫怠慢不得的,而且此事最好毕其功于一役,万万不能先接人,再打地盘——那些活不下去的人走了,粮食也就够吃了,人心思安,届时举事就失了人和。好在买活军有传音法螺,陆大红当机立断,请示谢六姐,三言两语之间,便定下了双方在泉州港外会合的初步计划,而且由于十八芝处的存粮并不多,郑天龙主动提议,让买活军的吏目们带人前往鸡笼岛,立刻开始交接政权,同时带来大量的牛力、秧苗,务必要在四个月内种出第一茬粮食,岛上的百姓们才不会饿肚子。

  形势比人强,原本还在磨洋工的合约,如今定稿得干脆利落,只剩下安排在明日的签约仪式暨誓师大会,眼看巨变在前,平湖湾似乎也笼罩在了异样的兴奋之中,码头上除了于太平跑动的背影之外,几乎随处可见喊着号子,往船上运补给的水手船丁。陆大红背着手,默不作声地看着他们,又过了一会,谢二哥走到她身旁,偌大的精壮汉子,却几乎听不见脚步声。

  “怕了?”他冷不防问。

  陆大红习惯性地笑了起来,她是个非常善于用笑容来掩饰真实想法的人,“哟,哑巴说话了?”

  “哼!”

  他们二人都沉默了下来,陆大红把手举到跟前,慢慢地攥成拳头,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似乎不如此不能证明主人的孔武有力——她当然是个非常有力的女娘,比不上黄小翠,但她负重越野五公里也可以跑进22分钟。

  “有点紧张。”她承认,“你呢?”

  紧张几乎是必然的,因为买活军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真正打过一场硬仗,大多数时候战争在没开始时已经结束了,因为他们也没往那些驻扎重兵的城市去过。而这次出战,福建水师必然参战——他们要打泉、鹭,而既然马尾港距离长溪县非常的近,现在福建水师几乎不停靠在那里了,不是在泉州港,就是在鹭岛港,也就是说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和福建水师正面对上。

  十八芝这波船队中,只有买活军一艘船装配了红衣小炮,在所有遭遇战中,都应该由他们来打先手,谢二哥说,“我还好,我听命,受海战训练的人是你,拿指挥权的人也背了一个包袱了,里头几乎都是买活军们写回家中的信件,还有带回家的特产。“路上小心点,到了用仙器报平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