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 之江辽饷帮办衙门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既然要包运辽饷,其中盈利又大半由我们与青贼的贸易来划算——”

  这样做的原因是要尽量减少真金白银的往来,免得落得个资敌的指责,因此还是专款专用为好,不要从朝廷财政给钱到买活军去买粮食。说话的田任丘——九千岁身边五彪之首,锦衣卫都督,也是他最宠爱的大儿——面色阴沉,但话语却是有条不紊,“那么,贸易便还是要以民用为主,奢物无非就是这些,今年买了,明年不买,唯有煤、糖、盐、药,是日日买,年年买的。首先要谈下来的是牛痘疫苗包销——其次则是要狠抓仿制蜂窝煤之辈,义父,孩儿想来,今年冬应有几家不开眼的想要自家开场滚煤,这样的人,哪怕是皇亲国戚也该狠狠处置为好。”

  他举手往下一砍,面露煞气,冷道,“杀鸡儆猴,也免得那些粗劣煤球充斥市场,反而流毒民间,伤了人命。”

  九千岁极其宠爱田任丘,有一点是因他世代忠良,本就是官宦子弟,但更多的还是此人办事非常妥当,闻言不由喜笑道,“正是这话,咱们爷俩想一块去了,越是风气未开,便越要严厉处置,此事连皇爷都亲自叮嘱于我,万万不可出任何差错,否则传扬了开去,人人摇煤,反倒是不好管了——你们都帮着点,这件事要办得妥当,若是有谁不开眼,正好,今年辽饷还有亏空,咱们也弄点钱来花花。”

  这件事也该由田任丘出面去办,毕竟他主管厂卫,耳目最为灵通,而且手段一向酷辣,正是凶名最盛的鹰犬。众人也觉得此事关乎国计民生,尤其关系到阉党的钱袋子,不可不慎重视之,当下都议论了起来,这才知道原来去年的蜂窝煤送上京城后,连皇帝在内,研究这蜂窝煤制法者在京城实在为数不少,不少人家也勉强调制出少许煤球,只是配方不对,烧起来或者味儿呛,或者烧不透,都不如买活军送上京的蜂窝煤上等。

  不过,倘若蜂窝煤运上京城永远都是三五百文一斤,那么便是劣等的蜂窝煤,想来买家也是不少,众人由是方才明白为何买活军给蜂窝煤定的到港价如此低廉,建议中的零售价也实在不高,原来也将仿制的情形估量在内。当下便有人建议,加倍严查仿制,而将价格再往上抬一抬,抬到一百文一斤,为如此一来,每年的利润应当便会更高,还能抄家有胆量仿制蜂窝煤的人家,以此贴补内库。

  “不可。”这一计却被九千岁否定,他道,“一来,蜂窝煤售价是皇爷亲自定下的,皇爷且还吩咐,若是那小家小户,自己买了煤来做了煤球自用的,不可去抓他们,煤贵,冬日又将越冷,要让百姓们能够过得了冬。”

  说到这里,众人自然齐声赞颂皇帝圣明,九千岁贤良,众人得以辅佐皇帝与九千岁真是三生有幸云云,九千岁听得也是得意,捻须点头,待马屁拍完了这才又道,“二来,则是买活军这报纸,上头是写明了蜂窝煤到港价格的,到武林、海宁的价格,没有太大差别,以此类推,到天港也不会贵得太多,我们这里抬个几文,大家都能理解,若是骤然抬了十几倍,谁来买?谁也不想做这个冤大头。”

  在座众人,有些事前已想到了,有些确实想不到,此时也是恍然大悟,恭维九千岁之余,又有人迫不及待道,“这买活周报,确实是个好东西,东南民生,犹如眼见。最难得是活字模印就,还如此清楚,还请义父挑头,向买活军买来字模机器——他们能发买活周报,难道我等不能发个京华周报么?此物在民心攻伐上或有奇效,我等不可错过啊!”

  九千岁回道已经让黄谨设法去买,只是买活军未必肯卖,那人还不死心,要请办雕版报纸,哪怕粗陋些,但至少具有名目,能和买活周报抗衡,九千岁的反应却十分冷淡,“不行!若是雕版报纸这个先例一开,那些西林党人岂不是越发得意了?咱们的文字功夫不如他们,不能和他们讲理,只埋头办事便是了,若有什么话,在邸报上说,也是一样。”

  由于邸报如今掌握在阉党手上,是由他们来选登奏折,因此阉党必然排斥出现他们无法控制的报纸。九千岁的考虑倒也不无道理,众人均是点头称是,又有人献计道,“此番减征辽饷,定然要在邸报上大书特书,更下令各衙门主动宣扬这般德政,由是若有些西林党,不顾大局,阳奉阴违,仍在强征催科,中饱私囊的,我等便可乘势查办,选任贤能……”

  “此外,内库结余的辽饷,皇爷已有圣训,要选一批极好的少年苗子,按照买活军的法子练起来……”

  当一群阉人和他们的爪牙聚在一起的时候,坏主意虽然是一个接着一个,但决策速度和执行力也都很高,会是今天开的,《请立之江辽饷帮办衙门并减征辽饷》的奏折是明日发的——其实早已酝酿了三四日了,底稿都打好了,写得确然是文采风流、辞藻雅洁,皇帝批红之后发往内阁,便开始了正式的朝廷嘴仗之旅。

  不过大概是因为减征辽饷的旗号实在是太符合大义,其中预算的数字也能有效地缓解财政压力,这条决策竟然只用了一个月便正式行文,列印邸报,往各处发放,引起极大轰动——差不多就和辣椒号返回买活军驻地的时间节点正好相当,如此一来,朝廷算是用买活军跑两个贸易航程的时间,做了一个决策,在效率上算是有了个可喜的进步。

  谢双瑶对此的评价是,“还是不能小看这时代的聪明人。”

  她摇着小皇帝写三五百文一斤,那么便是劣等的蜂窝煤,想来买家也是不少,众人由是方才明白为何买活军给蜂窝煤定的到港价如此低廉,建议中的零售价也实在不高,原来也将仿制的情形估量在内。当下便有人建议,加倍严查仿制,而将价格再往上抬一抬,抬到一百文一斤,为如此一来,每年的利润应当便会更高,还能抄家有胆量仿制蜂窝煤的人家,以此贴补内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