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 章 东江战略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连豪生对此是有解决方案的,他介绍了买活军的人口贸易,“我们要她们做工——到了我们那里也能吃得饱饭,这样能做活的成年女娘,一百斤雪花盐一个,小女孩儿满了五岁,也有五十斤雪花盐。”

  他带来了雪花盐、雪花糖的样品,众人无不啧啧称奇,“从云县到这里,一个半月的航程,这里上船登记,下一期船给付,绝不拖欠。一艘福船能坐五百人,这里至少是两万五千斤的雪花盐,不要盐,要糖也可以。若都是成年女娘,还能更多。”

  只要没有老得不能动,哪怕四十岁、五十岁,买活军也算她们是成年女娘,这么一来东江军顷刻间就有六七万女眷可卖——这就是一笔极其庞大的财富了,而且人卖了出去,又减少了消耗,他们的力气一下便充足了起来。

  自然,这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留在东江军一带的辽东汉民很难婚配,不过这不是军队会在意的问题,目前他们面对的是几年内可能溃败的防线,朝不保夕的动荡迁徙,生存压力之下,很少有人选在这时候生孩子,即便怀孕生了下来,以东江岛如此艰苦的情况,能养大的也实在不多。

  “但……”有人不禁就问了,“为何只要女孩子?这么多盐我们拿来卖给谁呢?”

  盐是好的,高丽两班应该也能买走一些,但一旁的账房已经拨起算盘来了,买活军这里的孩子本就不多,女童更非常少,少妇倒是有的,六七万女眷多是成年女娘,这就意味着六七十万斤的盐,哪怕一半盐、一半糖,东江军也很难消化完毕。若是给了银子,倒还可以设法向别处买些甲胄弓箭什么的。

  连豪生说,买活军可以回购一些盐,并且代购运送一些兵器,视他们的需求而定,物美价廉,绝不坑骗。

  他这话说得很绕,有些将领是不懂的,还要再问,被扯了一下衣袖猛然想起:买活军既然说了这些兵器绝对的牢靠可用,那也就说明绝不是朝廷出品,东江军还是朝廷的天兵天将,怎么能直接向反贼买兵器呢?

  这么一来,大部分卖人得来的收入便有了去处,众人更得到启发,兴奋地询问连豪生,收不收建奴女眷,连豪生表示他一视同仁,什么都收,就算换的盐糖多了——他笑眯眯地说,“还可以卖给建贼啊——难道建贼就不吃盐了吗?”

  事实上建贼是吃的,而且他们的盐也得问关内买,东江军熟知他们的门路,正是山□□的晋商,他们也问晋商买东西,“那些大豪商,心中有什么大义?只认钱不认人!什么都买,什么都卖!建贼卖他们老山参、东珠,也从他们手里买粮食——他们不懂得种地,便是掳掠了汉人为奴,也是待他们很差,便多了那些地,收成一般都不好,也还是不够吃的。”

  连豪生浅笑说,“不急,不急,毛帅,咱们先做几回生意,再说。”

  做买卖的,也讲究货比三家,也讲究一家独大,这要看你是买货人还是经销商——这些晋商这样招摇,东江军不想动他们吗?但一来,他们也要从晋商手里买货,二来晋商背后直通内阁,东江军也想要登莱的补给,因此晋商还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但话又说回来了,买活军这里是直接和阉党做买卖,而且目前来看,他们并不惧怕九千岁,也不屑于和朝廷官员打交道,便是得罪了晋商背后那庞大的官员势力,买活军也丝毫都不在乎。而且买活军还有让东江军做自己经销商的意思,那么哪怕毛帅对经销商这三个字前所未闻,他也会本能地发觉:如若能断掉晋商在辽东行走的胆气,那么辽东这里的许多货物都是由东江军独门供应……且不说建贼会否因此逐渐衰弱,东江军在辽东重新开辟稳定的土地,开始屯田,是不是也就不那样遥不可及了呢?

  当然了,如连豪生所说,这事急不得,至少要做上几回生意,双方都更加熟悉时才能去谋划。不过即便如此,毛帅望  “但……”有人不禁就问了,“为何只要女孩子?这么多盐我们拿来卖给谁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