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村民家的年夜饭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徐大发的两个弟弟正在贴春联——以前农家的春联,多数红纸上拿碗沾墨,盖上几个圈圈而已,很少有人城寻先生写春联的。今年便不,葛爱娣从城里回来时捎带手帮邻居们带春联,左邻右舍来挑选,还一个个指点汉字上标注的拼音,生疏读,“天增岁月人增寿……”

  “有没有保佑六姐万万年的?”

  “有没有六姐保佑的?”

  若以往,哪里认得字,把‘出入平安’挂到猪圈上也不稀奇。今年的要求便多,什稀奇古怪的有,葛爱娣说六姐不许搞些,众人方才罢。选些各离去,徐大发家己的早额外留,两个弟弟手里拿浆糊碗,一边刷一边偷吃,婆婆伸头喝道,“贪嘴的东西,喝完哪里还有空再熬?”

  见葛爱娣回来,忙道,“爱娣快去炸年糕,你们几个把鞭炮准备起来,就差道菜。”

  南方和北方不,年夜饭赶早不赶晚的,半下午便放年夜饭鞭炮的有,到夜里饿再吃夜点,也不吃饺子,反而吃年糕、汤圆,取‘年年高’、‘团圆’的吉祥意头,不过因为年糕要白米磨制,而且废工,往年家里储量不太多,用清水养两三块,蒸热,洒红糖的给老人孩子,大人们能点酱油吃两块,已算过个好年。

  今年便不,非但年糕买许多,而且熬起的猪油也并未卖,而留在家中吃用,猪网油裹豆沙馅,料下得很足,油润润黑漆漆的一大团放在簸箕里,还有糯米粉也备好——明早吃的汤圆要今晚包的。

  现在先炸年糕,葛爱娣往铁锅里又加两大块白生生的猪油,慢慢化开,往年糕上裹鸡蛋液,见油冒泡,便一片片慢慢滑去,很快便传来浓香,葛爱娣又乘机把城里买回家的炸鸡腿复炸,炸鸡腿他们按人头买的,一人一个,对农家来说实在奢侈的开销,不过年只怕轻易不会样舍财。

  到底买活军的油好,那年糕没裹鸡蛋液,炸出来也透亮焦黄,卖相就不知胜过多少,滋味如何就不晓得——农民绝不会买炸豆干炸年糕的,些东西哪怕在家己炸,成本也只售价的分之一,他们去炸鸡店目标很明确,只会买最划算的炸鸡架。但到底店里的就要胜过家里的,原本能吃上样的年夜饭,葛爱娣应该非常满足才对,但现在她便不时惦记起炸鸡店那一串串形状分明的炸物,还有那琳琅满目的调味料……她心中对于将来有更多的憧憬:总有一日,若能实现炸鸡店由就好……

  年糕很快便炸好,盛在箕里,和炸鸡腿一起端上桌,一片片深褐色黏在一起,那鸡蛋液在油里发生的反应,桌上摆一碗白糖,葛爱娣端起来将白糖均匀洒在年糕上——买活军的白糖实在便宜!两个叔子在门外放鞭炮,也今年新买的,往日里大家多数砍些竹子回家,用火烧取个热闹的意思。噼里啪啦的声音在院子里传得很远,两个孩子笑掩住耳朵,兴奋得跑来跑去,过不久,远远的村东头也传来鞭炮声,新村的家里——徐家的新族,随才各家随意燃放。

  孩子们睛只看炸鸡腿,但按规矩,大家第一先吃的年糕,牙齿陷入绵软的糕体里,甜滋滋的油分流淌到舌尖,从前一年也难得尝到的好味道,徐公公赞道,“甜呀!”

  “日子越来越甜!”

  “年糕年糕,明年还比今年高!”

  老年人吃得慢,孩子们早一吞大半块,现在双手捧炸鸡腿大快朵颐,两个叔子也吃得满嘴流油,葛爱娣几个大人吃一块年糕也就吃起炸物来,可今天年夜饭的重头戏,一边也竖耳朵听别人的鞭炮声,彼此会意交换:燃放鞭炮的顺序也有讲究的,从今年的顺序来看,因为葛爱娣城做吏目的关系,徐大发家的位似乎隐已在村中居首,明年在村里做什事会更便利。

  朝中有人好做官,哪怕只有一点点权力,在村子里会发酵成位上的显着差异,对底层的压迫也将更加严重,农忙时争水,争脱粒机的使用顺序,些会酿成冲突,葛爱娣在心中记一笔,哪怕明年城,也要约束家人不能在村里横行霸道给她惹事,免得扣操行分。时举筷子道,“爹娘快吃,乘汤味清,先喝一碗鸡汤。”

  吃过城里的食堂饭,乡下饭菜的滋味就很有限,她吃得并不太多,哪怕两老一再叫,也还没多吃,只照顾老的的,就连徐大发,在城里住几日似乎食量也,一家人停下筷子时,鸡蛋液,见油冒泡,便一片片慢慢滑去,很快便传来浓香,葛爱娣又乘机把城里买回家的炸鸡腿复炸,炸鸡腿他们按人头买的,一人一个,对农家来说实在奢侈的开销,不过年只怕轻易不会样舍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