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3 章 梦里清欢(193)二更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可便是朝xian,人家朝廷使用的官服,沿用前明那一套。

  虽然大清替代了大明之后,但其实别人并没有认可,大多数的对外关系其实已经断绝了。

  但这话,叫人不敢往下说!

  老大人憋了半晌,也不敢直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扭脸问说,“纯亲王这话,老臣不解。便是跟要别国相交,难道我们不该以礼为先?”这其实跟又几个藩属国是没关系的。

  这些皇子就看这位老大人,觉得这是脑子有毛病!

  以礼为先?咱们没有以礼为先吗?老九这几年忙忙叨叨的,看起来洋人也多了,别国的人来往也频繁了,可是官面上的事,并没有更多的进展,为何?

  嗣谒没急着回答,而是又问这位老大人:“唐朝时,有多少藩属国,老大人可知道?”

  老大人没有言语,被这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问法,问的有点找不到重点。

  嗣谒也不用他回话,就接着道:“大唐时候,号称是万邦来朝。”说着,就看向这位老大人,“比之唐朝,宋朝如何?论起富,难道宋不在唐之上?可为何宋的藩属国只寥寥几个呢,唐朝时却能万邦来朝?原因在哪?”

  大殿里没人说话了,都静静的听着。

  嗣谒这才道:“因为宋富,但不强!由此可见,与外邦相交,当以礼为先没错。可你没有相应的实力,它又怎会主动与你相交?咱们不求什么藩属国不藩属国,是不是称臣,这也不要紧。要紧的是,别人知道大汉,知道大唐,知道大明,可不知道大清。在他们的眼里,大清是一群策马的蛮子,是占据了大明江山却不会治理的蛮子。他们把大明和元朝看作一样的,他们觉得大清长久不了,不用花费精力跟咱们维系关系。也就是说,他们自来也没承认过大清。

  是!如果关闭了国门,别人是不是承认对咱们来说无所谓。但海洋贸易带来的赋税如此之大,这说明什么?说明这有利可图。那么,与个人做生意所得大呢?还是国与国贸易,更有益处呢?并驾齐驱,难道是坏事?”

  老九的脑子转圈圈,这话怎么听着,跟自己当时听到的,完全不一样呢?

  是老六忽悠这些大臣呢?还是爷从一开始就被忽悠了?

  他不确定的看老八,老八眼观鼻鼻观心的站着,就跟说的这些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似得。

  他又回身看老十,老十瘪嘴,表情叫人觉得一言难尽。他想看十四来着,但是十四离的太远了,他也看不见。况且,对十四好似也不用太过的期待。

  事实上,十四这会子是有些含糊,老六这是啥意思呢?当初说的话,都不作数?

  他这么想,那位老大人也这么想,人家不光想,还直接问出来,“纯亲王这是矢口否认当日所言?”

  嗣谒笑了一下,“这件事,事关朝廷机密。不是不信诸位大人,实在是防着人多口杂。要不然这样,张廷玉、熊赐履、李光地留下,咱们详议。是不是真的穷兵黩武,三位大人也是饱读诗书的儒家门徒,是非曲直,相信三位大人还是分的清的。你们说呢?”

  被点名的都是汉大臣,当然了,皇上自然要留一些满大臣,像是马齐,像是佟国维,留下吧,留下咱把话往明白的说。

  老九就觉得老六单留下这几个,是要说服人家。只要这几个心里向着咱们,那么对外怎么跟那些汉大臣解释,就是他们的事了。

  谁知道进了御书房,李德全就搬了个大屏风来,这上面是地图,大清连同周边疆域的地图,格外的清晰。上面各色的线,这都是商道。

  老六将诸位大人带到地图前面,“……这里是大清的海域,直亲王确实是在筹措银两,因为他得完成海上布防。每年咱们的沿海,都受倭寇的侵扰。如今咱们的商船,哪一年不因为海盗和倭寇受损失?看见上面分散的零星岛屿了吗?这都是无人的岛屿。这以后就是咱们的地方,停泊咱们的战船,驻扎咱们的水师……朝廷下一步,是要打造一个铁桶一般的海防线……”

  可这离内陆也太远了!

  嗣谒就笑,“是啊!所以,理亲王筹措银两,便是要用在这些岛屿上,这里面牵扯到迁移百姓,兴建城池,得叫他们基本能自给自足,能在应急时给水师补充给养……”

  马齐头上的汗就下来了,这个事是正事,为了确保海贸,这是有必要的举动,且能快就快,不容有失。可问题是,朝廷没银子!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民间倒是不乏有银子的人,但是,你说把银子往荒岛上扔,谁舍得?只有挑拨的一个个心里长草了,觉得一本万利了,银子才会被挖出来。

  所以,这位六爷当日之言,就是炒起话题,叫人坚信不疑,然后往出掏银子!

  可这么一来,不就是诓骗吗?

  嗣谒摇头:“怎么会是诓骗呢?这确实是一本万利,不过是回报期有点长。”

 &emsp来着,但是十四离的太远了,他也看不见。况且,对十四好似也不用太过的期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