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百姓吃食之事,拜托了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 !



    次日,锦衣卫大牢中。



    夏原吉整个人显得有些浑浑噩噩,他实在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他就只是去隔壁兵部所在,然后询问跟昨日文书有关的信息。



    而后等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被对面不远的锦衣卫衙门中来人,给直接带到大牢中来了。



    锦衣卫大牢是普通百姓的俗称,还有一个比较文雅的称呼:诏狱。



    诏狱和大牢不同,同样都是牢房,但一般的罪犯是没有资格进入诏狱的,唯有涉及到皇家事件,或者是皇帝下令才能进来。



    换个角度说,能够进入锦衣卫诏狱的,也不是一般人。



    恰逢此刻,锦衣卫过来送早膳,夏原吉连忙到牢房面前,大声喊道:“我到底犯了什么事情,尔等锦衣卫怎可私自拉人。”



    夏原吉的语气极为冤屈,他到了牢房后左思右想,第一时间就想明白了,必定是跟空白文书的事情有关,这定然就是后面的人出手了。



    在如今还敢用空白文书的,必定是极为权势的人,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使手段将自己关押起来。



    “吵吵闹闹成何体统,当这是你家呢,你怎么进来的我管不着,但你既然在这,就给我老实点,否则仔细你的皮。”



    狱卒呵斥一声,而后便递了几个包子过来,至于吃不吃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这位小哥,我乃四川布政司户部主事,可否帮忙传信户部。”夏原吉急忙说道。



    锦衣卫狱卒冷笑一声,道:“别说你一个布政司户部主事,在这诏狱里,便是尚书侍郎也曾关押过不少,我劝你还是安心的待着吧。”



    “再说你犯了什么事情,自己还能不知道吗,老实待着,轮到的审讯时,把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即可,或许还能少些罪受。”诏狱中的锦衣卫狱卒送完早膳后就准备离开。



    “我要求见陛下。”夏原吉沉声说道,他相信自己只要将这一切告诉陛下,必定会真相大白,水落石出,且还自己一个清白。



    他从未想过,自己还会进锦衣卫诏狱。



    早年丧父的夏原吉为人勤恳本分,从未有任何逾矩的地方,在目前洪武年间,虽被朱元璋所赏识,但还没有真正的独挡一方。



    夏原吉现在名声不显,原历史上靖难后,为朱棣麾下大明第一财政大臣,是真正的治世能臣。



    朱棣后来能够到处御驾亲征,可少不了夏原吉的统筹调度,便是最后,也是夏原吉劝说朱棣,放弃继续征战的想法。



    《明史》对赞夏原吉为‘股肱之任’、‘蔚为宗臣’,称他的一生可‘树人之效’。并以《尚书》中的话来赞誉夏原吉,即‘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



    姚广孝评价夏原吉:‘古之遗爱也。’



    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便是夏原吉有着跟后世满清和珅一样的才能,却有着远超和珅的品德。



    不过显然在这诏狱中,进来的哪个不喊冤,个个都要求见陛下。



    懒得搭理,狱卒径直离去。



    ......



    “这就是大孙所说的番薯吗。”朱元璋拿起一个椭圆形,满是泥土的马铃薯问道。



    秦淮河畔院内,数车粮种已然抵达。



    “爷爷,你拿的那个叫马铃薯,番薯是这种,稍微带点红的。”朱英开口解释道,没有因为老爷子不懂而笑。



    朱元璋丝毫不顾及上面的泥土,甚至用衣袖去擦拭,看这架势就是想一口上去试个味。



    “别,爷爷,马铃薯是不能生吃的,容易中毒,不过番薯可以。”朱英见此连忙上前阻拦说道。



    朱元璋闻言,这才放下手中的马铃薯。



    在朱英的示意下,旁边的刘胜掏出小刀,迅速将一个番薯去皮后,而后跪倒在地,双手中垫着丝绸捧着,恭敬的交给朱元璋。



    抬起的双手,异常的坚定,不过他的身体却是在不停的颤抖。



    “咱又不是老虎你怕啥呢,又不会把你吃了。”朱元璋见此笑着调侃道。



    “回禀陛下,草民这是紧张,被陛下圣颜所震慑,激动到身体不能自己。”刘胜连忙回道。



    “有啥好激动的,咱大孙还跟你们一起待了那么多年。”朱元璋笑呵呵的回道,而后拿起剥好的番薯,让刘胜起身。



    刘胜再次磕首谢恩后,起身微微点头,恭敬的站着,即便是如此,他的双腿依然有些发软。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亲眼见到大明皇帝,这和那些西域小国的王完全不同,是真正的帝王,是整个大明无边疆域的主宰。

的,容易中毒,不过番薯可以。”朱英见此连忙上前阻拦说道。



    朱元璋闻言,这才放下手中的马铃薯。



    在朱英的示意下,旁边的刘胜掏出小刀,迅速将一个番薯去皮后,而后跪倒在地,双手中垫着丝绸捧着,恭敬的交给朱元璋。



    抬起的双手,异常的坚定,不过他的身体却是在不停的颤抖。



    “咱又不是老虎你怕啥呢,又不会把你吃了。”朱元璋见此笑着调侃道。



    “回禀陛下,草民这是紧张,被陛下圣颜所震慑,激动到身体不能自己。”刘胜连忙回道。



    “有啥好激动的,咱大孙还跟你们一起待了那么多年。”朱元璋笑呵呵的回道,而后拿起剥好的番薯,让刘胜起身。



    刘胜再次磕首谢恩后,起身微微点头,恭敬的站着,即便是如此,他的双腿依然有些发软。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亲眼见到大明皇帝,这和那些西域小国的王完全不同,是真正的帝王,是整个大明无边疆域的主宰。



    更让他震惊的是,原来自己的老师,竟还是大明皇帝的长孙,兴奋,激动,紧张等等一切词语,都难以形容此刻刘胜的心情。



    和他有同样心情的,自然有一旁的李秀才。



    李秀才的眼神中,除了狂喜就只剩下狂喜了,他猜对了,原来东家真的可以在大明只手遮天。



    不,不是只手遮天,而是东家本就是这大明的天。



    明白大明目前形式的李秀才,很容易就能想到,在太子殿下薨逝后,极其有可能,东家就是这大明皇朝的继承者。



    “这番薯吃起来带着甘甜,相当不错。”朱元璋几口就将一个番薯给吃完,而后笑着说道。



    “今日晚膳,孙儿就给爷爷安排红薯,马铃薯,玉米全宴吧。”朱英回道。



    朱元璋闻言极为意动,正欲开口答应时,余光正好扫过这些粮种,微微一顿道:“便是算了吧,咱吃就吃个新鲜劲,这些粮种还是尽早种植的好。”



    “早些种植,也能早些分发出去,咱爷俩吃这一顿粮种,对于百姓来说,那便是活命的机会。”



    朱元璋有些感叹的说道,本身他也不是一个贪图享乐的皇帝。



    朱英听到这话点点头,向老爷子说道:“爷爷,孙儿这些麾下都是会种植的,便先找个地种下,过上几月,就可以大规模发放粮种了。”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这些面前的作物,称之为整个大明现如今的珍宝都不为过,日后将会有无数的百姓因此而活。



    他也没急着跟大孙说将会以他的名义进行,现在的粮种不多,种植一季后,便是大孙名满天下之时。



    在朱元璋的心中,甚至早就想好了如何传播大孙名声的法子。



    这些高产作物都到了,朱英这些时日以来,也逐渐的摸清楚了老爷子的性格。



    或者说最为主要的,便是老爷子对自己的态度。



    晚膳过后,朱英就在书房里,开始讨论起诸多学堂的开办事宜。



    在这第一批开办的学堂,便是农学堂。



    说是学堂,实则是相当于后世研究院的概念,为大明真正的官署,同样有品级官职。



    想要大明真正的富裕起来,粮食绝对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马铃薯,番薯,玉米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是可以缓解饥荒被饿死的现象,但其他小麦,粟米,水稻都是不能放下的。



    其中这些农作物的关键,还有化肥。虽说化肥一下子研究不出来,但终归也要开始研究不是。



    其次就是匠学堂,用以大明的规划建设,工学堂用以大明的工具设计使用。



    还有单独的火器学堂。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