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身世之谜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 !



    江南多富庶,就现在的大明江南,在全世界,也是最为繁华的地方。



    可朱英并不喜欢。



    三年前,朱英在西域草原这边的基本盘稳定后,就曾经让商队过去。



    不过因为勋贵宗族太多,碰了一鼻子的灰回来。



    在朱英看来,还是大明边疆这些地带比较舒服,足可以肆意妄为。



    天高皇帝远的,除了不要招惹大明的大军,其他方面,朱英可以嚣张的说,这里就是我的地盘。



    有雪花盐这等利器开路,不管是大明边疆的官员,还是诸多小国大臣,王室。



    包括草原上诸多部族,西域诸多势力,都跟朱英有很深的往来。



    对外宣称雪花盐的来源于海外番商,经过早期的原始积累,朱英以代理人制度,建立出一个庞大的利益体系。



    当得到的越多,人便会越是贪婪,朱英当然不能免俗。



    就现在的大明,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所以很早,他就有了海外开国的想法。



    现在的朱英已经有一个小规模的火器研究基地了,只不过进度太让人无语。



    两年还没造出一个能用的,顶多算是烟花。



    毕竟火器工匠,几乎全部掌控在大明官府手中。



    那些研究人员的基础太差,光是基础培养,都要花费很大的心思和时间。



    即便有着后世的眼光,但朱英估计,想到达到目前大明火器的程度,至少都是十年打底了。



    兵仗局那边要是能搞几个老工匠来,随便都能抵得上好几年的研究了。



    如此看来,京师便是非去不可了。



    “通知商会的各个负责人,立即化整为零,向江南地区出发,不要怕花银子,也不要怕亏损。”



    “安排数百人过去,随时等候我的命令。”



    思索良久,朱英对张伯再次吩咐道。



    现在不见得能拐到,但说不准真拐到了,后续的撤退,必须先计划起来。



    “是,东家,我这就去安排。”



    张伯对于东家的意思虽然不理解,但东家运筹帷幄,只需听从命令就行。



    安排好一切,吃过晚饭,天黑朱英便回房休息。



    这年头晚上可没什么娱乐活动,或许江南有,但北平天黑后,街道上便是清清静静,除了少数一些青楼还亮着灯火。



    其他地方,早就是一片漆黑了。



    对于女人,现在的朱英暂时兴趣不大,刀口舔血,流浪的日子多了。



    成家目前对于朱英来说,却是一种奢望。



    定下的三个五年计划,目前朱英已经达到两个了。



    第一个五年,建立自己的势力:完成。



    第二个五年,稳固基本盘,扩大影响力:完成。



    第三个五年,发展工业,制造火器,海外开国:进行中。



    “想来这次的京师之行后,应该可以找个地方稳定发育了。”



    坐在书桌前的朱英,此刻也不免有些得意。



    不是每个后世人过来,在这大明初期,都能达到这般成就的。



    “可惜这一切,父亲你看不到了。”



    短暂的得意过后,朱英又有些感慨。




    第一个五年,建立自己的势力:完成。



    第二个五年,稳固基本盘,扩大影响力:完成。



    第三个五年,发展工业,制造火器,海外开国:进行中。



    “想来这次的京师之行后,应该可以找个地方稳定发育了。”



    坐在书桌前的朱英,此刻也不免有些得意。



    不是每个后世人过来,在这大明初期,都能达到这般成就的。



    “可惜这一切,父亲你看不到了。”



    短暂的得意过后,朱英又有些感慨。



    对于南京,朱英并不陌生。



    十年前,当朱英醒来的时候,变成了一个约莫八九岁的孩子。



    朱英所说的父亲,便是当时收养他的养父。



    养父是一名行商,朱姓,长年四处奔波,于南京城外,长江边上捡到他。



    养父先辈是元末流民,大明建国初期,便在淮安某乡定居,干起了商人的买卖。



    养父妻子难产而死,诞下一子,在和养父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感染风寒不治而亡。



    当时的朱英大概八九岁的模样,并没有原身的记忆,只好假装失忆。



    养父见朱英年岁跟逝去的儿子差不多,认定这是老天爷送给他的儿子。



    便将朱英收养。



    因为早前养父亲子是在路途中病逝,养父带着朱英行商几年后,回家便声称朱英便是早前自己的亲子。



    养父常年行商,甚少回家,所以村里人也没多在乎。



    朱英这个名字,是因为当时养父捡到朱英的时候,浑身几乎赤裸,有些破烂的布条在身上。



    布条残缺,不过某区域断裂处,依稀能看到有个金丝绣成的英字。



    养父的儿子也没大名,只有个狗蛋的小名,便干脆取名朱英。



    那块布,至今还被朱英保留着,放置在西域的地盘里。



    布是蜀锦,极为华贵。



    显然前身的身世应当不错。



    只是被沉了江,估摸着要么就是家族倾覆,要么就是族中相残所致。



    朱英也懒得去理会。



    这又不是后世,仅凭一块破布去找,难如登天不说,还不见得是个什么情况。



    往事如风散去,过好自己就行。



    .......



    次日清晨,燕王府门外人马聚集。



    其中比较惹眼的是一辆马车,这显然是为朱高炽准备的。



    朱棣并不想带这个大儿子过去,但是没有办法,礼法如此。



    太子薨,朱棣要是带个次子前去吊唁,指不定会被言官喷成啥样。



    那可是连他父皇朱元璋,都敢对喷的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