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荒诞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梁小乙,刚才某看着,不愧让刘西坡向圣上推荐的人。”

  与兄弟情份无关,而是刚才让赵禼看到许多东西。梁小乙手下这一营是什么兵马,赵禼岂能不清楚,几乎都罕有人去边塞轮戍过,更不要说上过战场了。居然个个悍不畏死的敢冲向象兵,并且死的人并不算多,这里面的东西太多了,包括梁小乙的指挥能力,部下的服从能力,相互的配合,意志,等等。

  赵禼不相信会是梁小乙身边的副指使练出来的,这必然是梁小乙带来的结果,这才是军中需要的将才,况且岁数还小呢,若是继续发展保持下去,未来未必不是第二个王德用。

  梁小乙脸色终于和缓,至少这个“赵公”对刘昌郝,对自己没有敌意,他问:“赵公,这一切,刘昌郝早算到了,为何朝廷不听?”

  赵禼未答,看了看大伙问:“汝等是……”

  “折了许多兄弟,梁指使自责。”宋方荣答道。

  “上战场,难免,慈不掌兵,梁小乙,只能杀更多敌人来雪仇。”赵禼好心地劝道。

  梁小乙不语。

  “梁小乙,你与刘西坡乃是兄弟?”

  “是。”

  “他智慧如何?”

  “他智慧……”梁小乙有些迷茫了,若说他这个发小的智慧,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刘家出事前,也就一般般吧,一部分乃是刘家出事后,梁小乙便有些看不懂了,他答道:“赵公,其智慧惊人,当抵千万人智慧。”

  实际他心中的想法是现在我这个兄弟的智慧,至少比你们四个大佬远远聪明!

  “其是知兵也。”

  “赵公,他智慧多用在种植上,兵法,乃是为属下而研究的,若他精力完全放在兵法上,诸公也罕及之。”

  意思是你也不如他。

  刘昌郝担心吴充找他麻烦,是麻烦,但也是机遇,郭逵心中很不乐意,然而其他三个大佬,以及几个主将,几乎将刘昌郝视若神明。不是疟疾,而是刘昌郝早在几个月前便算到了郭逵会滞留。现在都知道郭逵乃是有意滞留,背后肯定有鬼,但各个大佬仍想不清楚真正的原因,这是何等的智慧!难怪去年“一文定河东”!

  “君亦努力之,须记一条,言多必失,言,非是说出来的言,表情、眼神,皆是言。”赵禼再次善意地警告一句,三军主将终是郭逵,郭逵若铁了心不顾脸面对付梁小乙,赵禼也无可奈何。

  拿下决里隘,宋军继续向前,但不是向南,曲轸率一部兵马向东拿下门州,主力部队去折向西边。

  李朝于夹口隘又设下伏兵,夹口隘又叫鸡棱关、鬼门关,地形险恶,但李朝也算错了,此时宋朝招降了许多蛮峒首领,参见刘昌郝说霍去病不会迷路的原因,一样的道理,得到这些蛮峒首领的支持,宋军情报也变得敏捷起来。

  关于蛮峒,刘昌郝在那几篇历朝历代南征战例分析里也刻意写过。

  尽管他对交趾人没好感,但写的却是十分客观。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虽交趾人屠杀了无数广南西路百姓,那是李朝做的孽。因为中原王朝自汉便统治这里,对于普通百姓还有着一定的凝聚力,包括各蛮峒部。

  故恩威并用,用武力震慑,再怀以恩,以恩为主,以威为辅,特别是邻近宋朝边境的各蛮部便会归心。当然,反骨仔侬智高是一个特例,不作常数。然而此次若拿不下来交趾,独立时间太久,中原对交趾凝聚力越来越低,以后想收复会变得十分困难。

  事实上这段时间的宋军也是这么做的。

  边境各蛮部有的投降,有的虽未投降,但持着中立的态度,甚至如黄金满还主动做着宋军的向导。

  不算是“客场作战”,知道这一情报,那没必要于此险地与交趾人火拼了。三军便折向西北,绕过兜顶岭,然后一路向南,跨过乌皮江(商江)、桃花江(求江),直奔富良江而去。李朝大惧,立即集结四百余艘战舰,将富良江堵住,不让宋军南渡。

  “梁指使,我们会不会留下来?”韦小青乐观地问。

  跨过富良江,向东行驶三十里路便是交州城,以两场战斗的情况,交趾人战斗力也就那么一回事,拿下交州城难度不大。

  拿下交州城,无疑等于收回交趾,朝廷必然派驻戍军。

  会有如此顺利?梁小乙脑子里想到。

  大伙扎营,刚扎营军营,燕达便将各指使叫了过去。
<,中原对交趾凝聚力越来越低,以后想收复会变得十分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