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调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常建有也想过,可能是张晓儒护短,毕竟陈光华与张晓儒是一个地方出来的,陈光华曾经是张晓儒的手下。

  可范培林的审讯,却是孙世润一手经办。蚕食计划的情报,也是孙世润搞到的。常建有可以肯定一点,蚕食计划他只向范培林透露过。

  如果八路军的情报,真是从三塘镇搞到的,范培林的嫌疑确实很大。

  可是,范培林却死了。临死,还供认了他是共产党。

  看着范培林的供词,常建有眉头紧蹙,这证词被人动了手脚的痕迹太明显。

  常建有看了一眼张晓儒,将供词随手扔到桌上:“你觉得,范培林会是共产党吗?”

  张晓儒苦笑着说:“共产党脑门可没刻字,哪那么容易确定呢?但是,只要是三塘镇警备队参加的军事行动,八路军似乎就早有准备。”

  常建有摇了摇头:“这只能说明,警备队有共产党的内线。不能说明,范培林就是共产党。”

  张晓儒轻声说道:“科长,三塘特务队,发现了范培林建立的秘密情报网。我们抓到了情报网的几名成员,都是警备队的人。其中,一小队和二小队的队长,都被他发展成了情报员。”

  常建有吃惊地说:“什么?”

  张晓儒平静地说:“陈光华发现了端倪,范培林反咬一口,诬陷他是共产党。陈光华向三塘特务队的陈景文报告,趁着范培林来县城时,果断出击,这才查明了真相。”

  常建有问:“有证据吗?”

  张晓儒郑重其事地说:“有,人证物证俱全。科长,我们还查明,范培林长期为八路军提供物资,听说八路军被服厂的裁缝师傅,也是范培林介绍的。”

  在三塘镇,不管是人证还是物证,都能随时弄到。不管范培林想当八路军还是国民党,都没问题。

  常建有叹息着说:“这个范培林,财迷心窍,把自己的命也搭进去了。”

  张晓儒说道:“他既想赚钱,也想为自己在共产党那里留条退路。可他没想到,辜负了科长的信任,迟早不会有好下场。他加入共产党,也应该是政治投机。”

  常建有冷冷地说:“政治投机?脚踏两只船,没想到腿却劈断了。这样的人,不死在审讯室,也要死在刑场。”

  听到常建有的话,张晓儒无声地笑了。常建有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对范培林极度失望。换句话说,常建有已经相信了范培林是共产党的结论。

  张晓儒叹息着说:“范培林死有余辜,没有让他受够严刑,被他自尽,实在是便宜他了。”

  常建有突然问:“范培林既死,他空出来的中队长之位,你觉得由谁担任合适?”

  张晓儒一愣,马上说:“警备大队的事,我怎么能插手呢?”

  常建有说:“又不是让你决定,只是听听你的意见。”

  三塘镇警备队一个中队长和三个小队长,除了陈光华外,其他全部是共产党,或被范培林拉下水,为共产党提供情报。

  新的警备队长,似乎不用考虑,让陈光华升任便是。可常建有却不想提拔陈光华,范培林的话,不能全信,但也不可不信。

  张晓儒微笑着说:“三塘镇离八路军不远也不近,几乎会参加每一次皇军的扫荡行动。科长如果看谁不顺眼,这次倒是个机会。”

  常建有一张嘴,他就知道陈光华没戏。既然没戏,就不要提陈光华。否则,只会让常建有更加反感。

  张晓儒的话,让常建有陷入沉思。是啊,范培林留下的空缺,完全可以安排一个看不顺眼的手下。

  常建有目前最看不顺眼的,就是第八中队的胡秋元。胡秋元原是曾希离的手下,算是国民党投诚过来的,第八中队的士兵,也有一半以上是警备大队安插进去的,但常建有总觉得胡秋元与自己不是一条心。

  常建有突然说:“晓儒,我想把关兴文调回县城。”

  他心里已经决定,让胡秋元去三塘镇。但是,胡秋元只能人去,部队却不能过去。把胡秋元调走后,又得新调一人担任第八中队的中队长才行。

不可不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