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多普勒·汉诺尔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先生,听说您来,多普勒·汉诺尔先生坚持要前来拜访。”

  吉姆表情有一些尴尬,他知道保罗要倒时差,本想要对方明天再拜访,不过对方就这么直接在酒店大厅等着,他只能够一起陪同:“汉诺尔先生,这位就是保罗·迪士尼先生。”

  “你好,汉诺尔先生。”来者是客,保罗伸出了手,同时打量对方,看起来三十出头,标准的北欧相貌,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看起来性格似乎很严肃的模样。

  “您好,迪士尼先生。冒昧打扰,真是万分抱歉。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谈一谈?”

  “没有问题,就在这里的咖啡厅吧。”保罗点了点头。

  几人来到咖啡厅,各点了杯咖啡,吉姆对保罗道:“汉诺尔先生是汉诺尔船务和运输公司的董事兼市场部经理。”

  “幸会。”保罗既然要和苏东做生意,在德国这边,自然也少不了和当地的地头蛇合作,吉姆之前通过考察,已经给保罗列好了适合合作的对象,这家汉诺尔船务和运输公司,正是主要的目标之一。

  对方应该也是得到了自己来汉堡的消息,才会连夜拜访,本来是打算先休息一天,现在保罗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好好应对。

  多普勒也开始对自家公司的介绍:“杜先生,我们汉诺尔船务……”

  通过对方的介绍,保罗也开始对比吉姆之前传给自己的资料。

  这家汉诺尔船务在汉堡本地算是最大的两个船务公司之一,是属于汉诺尔家族所有,主要涉及的港口中转和内河、近海短途航运业务。

  很显然的,多普勒也是汉诺尔家族的成员之一,而且还是嫡系成员。在欧洲,这样传承久远的家族有许多,底蕴深厚,累积的财富当然也不会少。

  不过,随着家族成员越来越多,这样的家族肯定会进行新的投资。汉诺尔船务正是汉诺尔家族的新投资之一。

  原先的西德港口属于国有,根本就不对私人开放,但随着1971年的新法律,开始了逐步的私有化进程。进入到80年代,私有化的速度更是大大加快。

  如今西德的港口依然属于国有,而港口内的码头、场地全面向私人公司出租。并且鼓励私人公司参与港口的建设和经营。

  汉诺尔家族作为汉堡当地的传统家族,因此搭上了顺风车,签订了可继承99年的码头租赁合同。

  成功的租赁了汉堡港三分之一的码头,承租99年,经营所需要的设备、堆场、仓库以及厂房等,由汉诺尔家族私人出资建设。

  到租赁期满,港口支付资产净值的66%给汉诺尔家族。

  介绍到这里,聪明一点的人就能看出,欧洲的那些大公司、大资本家和传承大家族的势力有多么的庞大。

  港口的巨额基础设施建设由国家承担,只需要花费一些租赁费,加上一些仓库和设备的费用,就能获得私人经营,而且还是只看“实力”,不看“金钱”。

  说白了,无非就是凭关系罢了,所以说,欧洲的阶级的僵化比美国还要要严重得多,新世纪之后欧洲的发展严重滞后,除了福利病之外,和这些隐性的限制和不公有很大的关系。

  这样的投资,虽然获利可能比不上新兴产业,但是旱涝保收,正是那些传承家族很喜欢的投资之一。

  汉诺尔家族在签订了租赁合同后,就在码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于港口业务的期望也很高。

  然而成也租赁、败也租赁,这样的租赁合同,肯定租金就比较高昂,毕竟汉诺尔家族也不是全然没有对手。

  如果汉堡港的业务如同历史中的那样,这些租金肯定也是洒洒水,可偏偏因为现在的时事,汉堡港的业务又一直半死不活。

  于是汉诺尔家族投入了大笔的资金,反而陷入到一个年年亏损的尴尬局面中。

  听着对方的介绍,保罗开始思索起来,对方不等保罗去拜访,就主动登门,加上对于自家公司的困境居然毫不迟疑的就说了出来,表现出来了足够的‘坦诚’,必然有所图。

  做生意的,而且能够做大的,没有几个是善茬,或者说不可以用普通的善恶之类的来衡量,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