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这里的混蛋没想象的聪明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即便是克劳德好奇之下多次询问,保罗也没有说到底是什么生意,而对方拒绝了保罗帮助他掌控一家基金公司的提议,保罗收购基金公司之后,自己来做这一次的投机。

  在保罗看来,这一次赚到的钱越多越好,否则之后认股权证到期,就需要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获得的利益转回美国,免不了要交税。

  在美国,通过金融市场获得的利益,税率比美国绝大多数地区都要高,资本得利税最高能够达到28%。

  当然,因为每个州都拥有足够的自治权,税收制度、法律规范等等五花八门,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

  上百年来,以抗税起家的美国,它的官方机构总在孜孜不倦地洗脑,让人们和企业按时足额纳税,并且为了收税,还诞生出“联邦税务局”这个变态的组织。

  它不单单只是一个部门,下属有上诉办公室、纳税人服务局、工资与投资收益局、小企业与自雇业主局、大中企业局等等,总员工数量多达八万多人。

  哪怕是它里面的员工,也需要一段时间来理清楚各个部门分别负责什么工作,有人在里面工作好几年,依然稀里糊涂着,算是美国官方最重要的一个部门之一。

  没人愿意招惹税务局局长,IRS的普通员工在普通人眼里面就不敢招惹,税务局长在美国的富豪眼中更是麻烦,曾经有公司少缴纳几美分的税,都被揪了出来老实补上。

  几乎每位拥有正式工作的人,每年至少要跟联邦税务局打一次交道,侧面促成了一大批中产、高产会计师们,他们跟律师差不多,也算是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在美国,就算是普通人都会想法子用现金通道等方式避税,商人们当然也知道,而且他们的手段更是五花八门。

  联邦税务局厉害,但却抵挡不住人们逃税的决心,没人希望自己辛辛苦苦赚到的钱被别人拿走一部分,哪怕是用作所谓的提高社会福利。

  假如换个说法,换成一大帮中产们日夜工作,但有一部分钱却被拿来养着懒汉,让他们舒舒服服得到救济金,这样来看纳税者心里不舒服,倒也可以说得过去。

  总而言之,IRS想收税,同样会面临重重阻力。

  上一世,保罗就听说过,美国的富豪们通过设置“慈善信托基金”藏匿着数额高达上万亿美元的资产,并且不需要纳税。

  曾经的二十一世纪初,许多中国人不明白其中的道道,都认为美国的资本家们宅心仁厚,拥有足够的良心,一直到保罗重生前,‘明白人’才渐渐地增多。

  除了富豪个人,跨国企业也会想法避税,它们将钱存放在其他国家,只要不流回美国,同样不需要纳税。

  普通中高产阶级、以及广大小公司老板,直接想尽各种办法进行避税、逃税。

  这部分资金,比联邦税务局每年收到的税款更多,除了实在没辙的那些人,但凡有点门路,都会想尽办法少缴税。

  有市场需求,自然就会产生供给,这样的情况,也在美国催生出来了专门帮人避税的公司,甚至还有许多专门帮富豪洗钱的人,每一笔生意都能够获得不菲的佣金,日子过得潇洒惬意。

  全球金融就是一摊子乱帐,各大会计事务所在这个过程中,完美的起到了帮凶作用,通过各种方法来帮助富豪、公司等避税。

  四大世界级会计事务所之类的行业巨头们,还知道稍微收敛些,而一帮小型事务所,尤其是连合法经营证明都没拿到的那些,许多事情做起来简直是肆无忌惮。

  美国人早已将逃税玩出了花样,在这存款、国债收益低到可怜的时代里,避税几个点也是一大笔收益,没人会嫌弃自己钱多。

  有不断增加的认股权证,保罗想要完成这些认股权证,需要付出的资金必然越来越多,不可能让那些国际上的资金永远呆在国际上。

  所以在外汇市场的收益必然要有一部分流回国内,需要和摩根银行那边沟通一下,然后找一个专业的公司来负责避税,估计能够将需要交的税压缩到10%以下。

  在华尔街的星巴克,克劳德看着对面的保罗,问道:“好了,现在差不多可以和我说一下你接下来的打算了吧。”

  “接下来的打算当然是这里。”保罗喝了一口咖啡说道。

  “这里?”克劳德露出疑惑地神色,片刻之后才道:&ldquo、公司等避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