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说服李勣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旭满含期待给武则天写信,询问那边的情况。

  【李勣称病,我和陛下拿不准他的态度,不敢行动】

  武则天郁闷的回信。

  “李勣?”

  李旭脑海中浮现李勣的资料。

  李勣,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

  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

  简而言之,李勣很厉害,而且很热爱战争,唐初重大战争,都有他的影子。

  李旭很快找到突破口。

  现在,李勣在长安城呆着,虽然官职很高,身负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但对于一名武将来说,这些官职反而是枷锁。

  “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战争?”

  李旭上网一搜,很快找到了答案,唐灭高句丽战争。

  隋朝在征高句丽时遭遇惨败,高句丽俘获了大量物资与隋人,实力一步步强大起来。

  唐朝建国初期,对高句丽、百济、新罗均采取和平友好的对外政策。

  贞观十七年(643),新罗遣使入朝,述说百济攻取新罗40余座城,并且与高句丽联合,图谋断绝新罗入朝之路。乞求唐朝出兵救援新罗。

  唐太宗李世民派司农丞相里玄奖带诏书给高句丽,命令高句丽与百济停止军事行动,否则唐朝将要攻打他们。高句丽不从。高句丽不但与百济联兵,进攻新罗,还遣使前往漠北,挑唆薛延陀汗国与唐的关系,大有要抗衡唐朝之之势。唐太宗决定对高句丽用兵。

  之后,唐朝军队打的高句丽节节败退,但一直没有灭掉他们。

  最近,高句丽又有动作,进兵新罗,新罗求援。

  朝臣之中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要支援新罗,攻打高句丽,体现大唐的威严。一派认为已经把高句丽打残,没必要在继续用兵,留着高句丽和新罗,让他们互相牵制,不至于强大起来。

  两派各有道理和考虑,李治迟迟没下决定。

  “有了。”

  李旭提笔给武则天写信。

  【你在朝堂上表露你的态度,说支持进兵高句丽,过几天再去拜访李勣】

  【好】

  武则天聪慧过人,瞬间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第二天上朝时,武则天让许敬宗、李义府等人上书,公开支持出兵灭高句丽。

  有了武则天一系的加入,出兵派的势力大增,李治同意出兵的决定,同一天,命令三省和兵部商议出兵将领人选。

  又过了两天,武则天接到消息,李勣病好,已经能上朝了。

  第二天朝会完毕,李治留下李勣。

  询问李勣对废后立武这个事情怎么看。

  “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固执以为不可。遂良既顾命大臣,事当且已乎?”

  李勣呵呵一笑,说:“此事是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李治没想到李勣会这么回应,他反应过来时当然是大喜。李勣这句话代表他并不想插手废后立武的事情。

  李勣的表态让李治和武则天松了一口气,李勣掌握着当时的军事权力,他选择了中立,在军事上面,不用担心发生流血暴力事件,那么其余的文臣喊破喉咙也无济于事。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