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知县张扬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期待中,赵祯的召见,张扬并没有遇到。在京城停留了半个月后,带着吏部官文,还有一个苏学士赠送的小厮木春,甚至还有一个长得颇为漂亮的贴身侍女青芽,张扬光荣的前往河东路临县去做知县了。

  一路悠哉,张扬带着一男一女两个下人先是转道太原府报备,然后来到了临县就职。

  原本张扬打算,在他当上知县以后,要带领临县的所有百姓,摆脱贫穷,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可是现实给了他一记重重的耳光。

  临县县城里的人口不过五千,加上散落在乡间的人口,也不过一万出头。更加让张扬无奈的是那些人口绝大多数都衣附在地方乡绅的麾下。而他麾下的自由百姓,还不足一千人。

  县内所有适合耕种的地块都属于士绅所有,那些自耕农所拥有的土地,不是贫瘠,就是贫瘠。

  看着手中的鱼鳞册,还有木春从街面上打探来的消息,张扬对于治理临县充满了绝望。

  倒不是说,那些士绅控制了土地人口,让他绝望,而是木春带回来的消息,西夏士兵,刚刚在临县打完草谷,并且俘虏了他治下的百姓回了西夏。

  看到坐在大堂上的张扬,露出了难看的脸色,县衙里唯一的书吏齐世谋开口说道:“县尊大人,咱们地处边疆的县城就是这样,这些年,朝廷和西夏打仗,县里的百姓已经逃亡大半,能剩下这些,还是因为他们还没安排好逃亡的地界。在咱们边疆地区,有些地方已经逃得空无人烟了。朝廷也知道咱们的情况,所以也不让咱们上交赋税。只要能够衙门的开支就好。”

  张扬说道:“齐主簿,你为何不离开临县呢?”

  齐世谋说道:“不是属下不想离开,只是我只有一个女儿已经出嫁,去年我那女婿一家搬去了洛阳居住。我内人已经先走一步,我年纪也不小了,不想死后和妻子分开,索性就不走了。”

  张扬看着异常苍老的齐世谋,如果不是知道他才五十岁,恐怕说他八十岁都有人信。看着手中的鱼鳞册,张扬问道:“那你可知道这鱼鳞册上的记载,还剩下几成?”

  齐世谋说道:“大人,鱼鳞册上的东西,已经不可信了,城外的百姓,不是逃难就是搬去了山里,咱们也管不着了。就说城里的那些人口,也有许多搬去了府城。”

  张扬说道:“好了,我知道了。”

  接下来的日子,张扬总算体会到什么叫做,轻松了,没有任何官司上门,也没有任何士绅宴请。更加让他觉得无奈的是,出城视察以后,看到的是成片的荒地,却不见一个人影。

  破败,苍凉,是临县的真实写照。

  张扬知道,是因为西夏士兵,时不时的进犯,这里的百姓得不到丝毫的安宁,所以才留不住人口。

  这天,张扬又在大堂里,召集了县衙的主簿齐世谋,还有衙门里剩余的十来个捕快。

  张扬说道:“齐主簿,普宁军,就在咱们西边驻扎,为何西夏人还敢在那里越境,你可知道缘由?”

  齐世谋说道:“大人,普宁军虽说是个军镇,可是战力不堪一击,已经沦为湘军一流了。西军在永兴军路驻扎,所以咱们这里就遭受到西夏士兵的重点照顾。”

  张扬说道:“看来要将西夏士兵赶到黄河西岸才行。”

  县里唯一的捕头说道:“大人,咱们手上没有兵马,怎么可能挡得住西夏人的铁骑。”

  张扬说道:“不忙,这件事急不来,先做好调查便是。”

  捕头说道:“大人,调查什么?”

  张扬说道:“调查黄河东岸有多少西夏士兵。本官要在一年之内还临县一个太平。”

  在随后的日子里,张扬经常离开县城去外面晃荡,查看临县百姓的分布。在山中张扬见到了许多躲避战乱的百姓。

  可是张扬没有带他们出来,而是给他们宣讲了一下朝廷的政策,并且保证,一年只内让他们今后免受战乱之苦。

  那些百姓虽然不太相信张扬的话,可是张扬也不指望他们相信。

  感觉到人手严重不足的张扬,想到了吕梁山中的神物,黄金龙形草。想到就去,张扬再次来到那个山洞之时,发现并无任何人在那里居住。想必后世的人,也是在后世搬迁过来的。

  看到洞底水潭边,那寥寥几株成熟的黄金龙形草,张扬大喜。

  带着新鲜p;县里唯一的捕头说道:“大人,咱们手上没有兵马,怎么可能挡得住西夏人的铁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