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还有人问卜键先生最喜欢哪几个丫鬟?或者某一个,为什么最钟情于她?

  对此,卜键先生回答说,从来没想过喜欢谁。接着蔡先生那个话,是喜欢哪个文学人物。

  就是袭人那个话题,咱们为了在这个短的时间里面比较集中地讨论,袭人其实在前八十回,在曹雪芹的笔下已经写了她的打小报告,那个更严重一点。

  老先生觉得也就是说,当贾宝玉给她吐露心事,被她碰巧听到了的时候呢,她也给他汇报上去了。

  这个说明什么呢,一个,袭人忠于职守,她是希望贾宝玉好的,她不赞同于贾宝玉的选择、贾宝玉的生活方式,她希望他好。

  所以她后来这个变化,就是调包计的时候,她是有保留的。

  袭人是有保留的,她害怕出事。因为什么她太了解贾宝玉,所以果然出事了,说明她对贾宝玉了解得很深。

  另外一个呢,袭人确实是带有一定的任务的,就是她要保护他,或者是要她了解情况,经常汇报,她确实带有这个。

  而且她为了这个汇报享受了特殊的津贴的,这个在老先生想来是一个事实,这不是后来写的,这是前面写的。

  那么对于这个形象,别人一两银子,她二两,赵姨娘就很不服气嘛但是我倒是觉得我并不是特别地怎么厌恶她。

  她还是在那个环境里面很优秀的一个大丫头,她的生活的轨迹将来发展必然是成为像赵姨娘,像其他的那些婆子们,像我们看见的管家婆子们,抄检大观园是老一代的丫鬟对新一代的丫鬟的一次清剿,老一代这些丫鬟们也有一个青春的时期。

  新一代的这些丫鬟们,这些被清剿的丫鬟们,将来也要发展到像王善保家的,多讨厌呢但是她既然留下来,就说明她当年肯定有可爱之处。

  那我们再想,如果晴雯活下来,将来会成为谁呀,成为王善保家的,还是成为林之孝家的,还是成为周瑞家的,还是成为像赵姨娘,我看她升到姨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总之,觉得这个发展轨迹作者给她写出来了。

  作者非常明确地,不是在后边,是在前面已经写出来了,她们必然要去做这些婆子,这就是她的归宿。

  所以说她不能代表红楼梦里面的理想,不寄托到这一群人身上,作者实际上是充满同情、充满悲悯的一种心态来写她,就是这么好的一些孩子、春花一般娇艳的女孩子,必然要成为这样的是是非非、鸡零狗碎、将来来管理这个家庭的这样的一群人,这是老先生的一个理解。

  当然,还有人想问蔡先生,就是这个曹雪芹的女儿观,并通过女儿观所表达的这种人本的思想,同明末时期的启蒙思想,像李贽的“童心说”是不是从思想上也是一脉相承的。

  对此蔡义江回答说大概是这样的,所以我很赞成李先生开始就讲到的这样的一个观点,就是作者曹雪芹对丫鬟倾注了很大的注意力,很大的描绘的篇幅,或者它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这个小姐阶层。

  当然那些主角们,林黛玉呀,薛宝钗呀,或者贾宝玉,那当然是主要描写。

  但是其他,他并不是以地位高低来分配他的笔墨、分配他的注意力的,这一点我觉得就是很了不起。

  中国过去的长篇都是写男人为主,水浒传里面才3个女人,108将,有人说是105个男的与3个女的故事,翻译成这样。

  三国演义也主要是男的,哪有几个女的,如果有的话,现在里面什么夫人多,那都是跟政治有关系的,非要写到不可。

  出现在水浒里面的潘金莲,这都不算是一个故事情节。

  真正写女儿阶层的是很少的,写女儿阶层的一些丫鬟的就更少了。

  除了戏曲里出来个红娘,我看跟曹雪芹的这个传统也是有一定的影响。但必定还是一个,个别的故事里边的小姐崔莺莺底下的一个侍女。

  这样的大家庭里有这么多的丫鬟,当然并不是所有丫鬟都写,都一样多的笔墨,从她里面找典型,写成功的丫鬟p; 当然那些主角们,林黛玉呀,薛宝钗呀,或者贾宝玉,那当然是主要描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