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接手红海行动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军方在华国导演圈子中最信任的是陈晓。

  军方想让海外人士看看国内军人的伟大的形象。

  这些年来,海外的媒体们一直都是刻意抹黑华人的形象。

  随着陈晓连续几部电影的成功,自然,他受到了关注,军方认为陈晓接手红海行动绝对是最佳选择。

  陈晓的影响力很大,尤其是00后跟90后这批观众心中。

  随着时间沉淀,90后至00后是目前走进影院的主体观众。相比于60后至70后观众,新一代的观众对米国电影已经没有那么崇拜。

  因为见识多了,出国的机会也多。

  这些年来,反而是华国本土文化的优势更加凸显,这都是知识结构不同所引发的关注层次的变化。

  相比看西方的史泰龙跟各种超级英雄,华国观众一直期待看到代表本国、本民族英雄的形象。陈晓拍摄的电影很尊重他们的观影体验。

  主旋律电影是一个好类型,虽然上个世纪中建构的一些形象,曾经与审美存在冲突。

  比如描述英雄的凡人化,过去一般不会让主人公存在缺憾,而是尽力十全十美。

  但今天,随着阅历的增加,人们相信并没有真正的“超级英雄”。

  英雄之所以区别于凡人,不在于他完美无缺,而是能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表现出对于正义以及国家、民族、个人的责任感。

  处于互联时代的年轻观众的知识的广度与对信息获取、分析的能力超越了任何一个时代。

  互联加速了电影营销与宣传的力度,但同时也让公众评价迅速传播,轻而易举地影响人们的观影决定。

  同时,今天的年轻人,面对学业、工作与社会的巨大压力,解压、娱乐成了观影的重要推动力。

  这一代的观众最注重电影的娱乐性。年轻的观众们追求正能量和美好的东西。

  陈晓的剧本编辑跟执导能力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虽然现在的观众选择性更多,但是好电影是真的可以留住观众的。

  好莱坞是世界电影工业的标杆。精致的画面与音效、生动的人物形象跟大场面让他们的电影在全球攻城略地。

  虽因互联对传统工业冲击猛烈,好莱坞的电影日现颓势。

  但以严格的行业标准来进行电影制作,现如今的华国电影人还有很多需要做的。

  陈晓背后的破晓已经足以与米国影视工业叫板,军方与之合作,自然是看在他们完善的工业基础上。

  不过,现如今的华国电影公司也是有几家可以拍摄出来这个规模的主旋律电影的。

  经过时间沉淀,多次失败的经验让很多华国的电影人已经明白。

  不能把好莱坞电影当成投资很高、制作很大的电影。

  自然而然,他们注视到国内的破晓,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内几家影视公司的工业能力还是不错的。

  只不过,陈晓是最佳选择罢了。陈晓的电影多次成功让他的下部电影具有极高的期待性。

  而林朝先导演在国际上并不具备号召力。

  军方想让这部电影传播的更加辽远,所以,他们找来了陈晓。

  最后,陈晓说下自己的条件:“我有几个请求。”

  赵诺总算松了口气,听到陈晓的回答,他算是完成了一半的任务了:“请说?”

  “电影是一部军事题材的电影,我需要尽量贴合现实,武器,装备等这些跟湄公河行动一样。采样要多。”

  “完全可以。”

  陈晓犹豫说道:“军舰调度方面我们要拍摄的画面事关电影的真实性质,用真家伙更能体现。”

  “调度需要请示上级,一些拍摄素材的选取地点可能只能在国内,海外不能拍摄,部门拍摄的必须经过我们审核才可以确认是否可以采用。”

  陈晓微笑点头:“那我就放心了。”

&朝先导演在国际上并不具备号召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