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打破垄断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离开急诊时,入口传来一阵骚动,李天泽特意往入口处望就一眼,应该是一辆救护车载着重症病人前来。

  “这事在我们华海一院每天都会发生,多到数不过来。”

  王齐衡表现的十分淡定,这样的事三十多年的行医生涯下来,他早就习以为常。

  “有人说医生冷漠无情,在面对危重病人时候没有同情心,不懂得体谅家属的心情。”

  王齐衡有感而发:“谁又能够知道,急诊的医生每天要接诊多少重症患者,就以一天十个计算,一年也有三千多个,如果面对每一位重症患者,医生都要表现的伤心,那又如何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李天泽接道:“确实如此,好比许多人觉得医生没有同情心,面对没有治疗费的患者,不知道出钱资助。这个想法其实非常可笑,滑天下之大稽,就如王院长所说,一个医生如果一年接诊3000名患者,即便只有十分之一有困难,如果都要医生去接济,那这个医生估计卖房卖车sn都不够。”

  王齐衡听到李天泽这么说,对李天泽好感大增,同样的道理,络键盘侠就是不懂,这就导致了急诊部门是所有医疗系统中,医患纠纷最严重的科室。

  “医生需要的是专业性,不是同情心,同情心救不了人,只有专业性够强的医疗水平才能够把病人从死亡线拉回来。”

  李天泽道:“我国的医生绝对是世界上临床经验最丰富的医生,这不需要吹,事实就是如此,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医生一天的接诊量有我国的医生数量多。”

  李天泽站在一个公平的角度阐述。

  “也许我们的医疗设备,医药研发不是世界上最顶尖的,需要依赖进口,但是临床水平,即便是国的医生都远远不如我国。”

  李天泽道:“必须了解,国的医学水平强是强在设备、药物等等,这类尖端设备国和西方世界往往是对我国禁售,只有突破他们的包围圈,我国的医疗水平才能厚积薄发,打造世界上最强大的医疗系统。”

  国外的月亮不一定比较圆,就临床水平而言,国医生一年的接诊量,恐怕都不如华夏医生半个月的接诊量,他们一天只看几个病人,其他的,预约排队吧。

  “去国外看病,享受的是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物,想要让华夏人对华夏的医疗水平有信心,要做的就是在医疗科技技术上的提升,当我们不要再依赖进口,可以国产自主研发出不逊于国的医疗设备,可以生产出世界最好的药物,那我们的医疗水平将会令全世界人羡慕。”

  李天泽道出了看病贵的关键过度依赖进口。

  一台机器可能花费上千万元进口,一年只有1000个患者使用,医院为了不亏本,一个患者的检查费用必须平摊到一万。还有就是手术使用的材料,最简单的心脏支架,一个的进口费用高达两三万,一场手术假如用上三个,手术费用就会突破十万,如果医院不收取这样的费用,那只能倒贴钱。

  最花钱的还是药物,一款新药研发需要花费十年,甚至二十年,耗资上百亿,那么研发成本,只能让使用这种药物的病人承担。我国之所以救命的药价贵,那是因为绝大多数治疗绝症的药只能依赖进口,国外是不会同情我们,他们只会按照他们想要的价格高价卖给我们。

  如果我们掌控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最好的药,就可以反出口给西方世界,然后用他们的钱,让我们国家的人民享受廉价的医疗。

  龙严制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