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顾君之托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衡央书院。

  闵清上了一堂博物志的兴趣课,便抛下左右护法匆匆离开前往工院。

  不过一会,便轻车熟路的来到程之同的办公阁楼。

  运气好,程之同没有外出授课。

  见了闵清过来,程之同颇是高兴,正好他目前又遇上了一个有趣的学术题,便想听听闵清的看法。

  闵清这次来是有求于人的,因此也不推辞,两人论道多时,程之同被闵清别开生面的想法引动新的灵感,颇是满意又惋惜。

  这样一个天赋异禀的好苗子,去什么文院读劳什子国策民生,来工院多好呀。

  可惜的是文院那个老妇人不放人,闵清自个儿也坚定要文举入官。

  程之同虽沉迷学术,但他对于人情世故还是懂的,只是不屑于掺和进去。

  虽说大周开科入仕机会大,可三科入举,然而三科入举后各司其职的地位,同一品级有时并不平等,且发展空间也各不相同。

  比如上至位同宰相的三省尚书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品大员,掌管皇朝各方面之人,大都出自文举与武举,就少有工举出身的份。

  下至一县父母八品县官,掌管一县发展,大都也是文举出身的进士,而工举与武举却只能低上一级当个五吏之首、县尉,屈居幕后协助。

  因此大周科举上,但凡有些天资的学子,大都会选择文举入仕,除非本身喜欢或者文举一面确实不堪入目,才会选择工武两科。

  若不是圣祖定下文武并治,不能重文轻武的祖制,只怕这被世人笑称力士的武举,也无人去考了。

  程之同有一双识才的毒辣眼睛,看似低调无害的闵清,在他看来绝不是泛泛之辈,但是这个丫头心思深沉,他某时候旁敲侧击也打不开她的心防,自然也看不透这丫头到底想要什么。

  但能肯定的是,这丫头胃口不小,只怕过上十年,皇朝说不得会出一个年轻的尚书令。

  闵清喝口茶水,润润干渴的嗓子,拿出一能直递上吏部的官府折子,放到程之同面前道:“学生今日还有一事,想请夫子帮忙。”

&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