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名扬(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程之同,寒门出身,无权无势,说出来大概都没什么人知晓。

  但是他的另一个称呼,大周上下基本都听说过,且朝中各地大小官员,有不少人都是他教出来的学生。

  程大家。

  程之同祖上是书香世家,只不过后来没落,到了程之同爷爷那代付,程家完全沦落为寒门,穷困潦倒,唯一留给后人的,只有一屋子书籍。

  程之同便自幼在书堆里长大,加之天资非凡,倒是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科举,只是一来没有家底可依,二来程之同是个典型的书呆子,喜爱书更甚于人,经常埋头研究他喜欢的术数,导致人际交往一塌糊涂,也没同窗帮衬,最后不过当了几个月的翰林院,自己就先受不了。

  相比做官,他更喜欢去钻研学术问题,好在恭帝是个贤君,便放了程之同去国子监。

  程之同前半辈子便全耗在了国子监,倒是教出了不少的佼佼学子,分布在各地各方面上为官。

  后来承帝上位,文人出身的程之同却悍然离职,最后来到衡央书院当了工院院长,继续教书育人,醉心学术。

  在术数学术上,结合现实生活,有着许多建树,也解决了现实里,诸多经济与民生问题,大周日益完善的各税收制度,一定程度上有赖于程之同的术数研究结果。

  而在纯粹的数学问题上,程之同更是其中佼佼者,大半辈子醉心于钻研这些世间真理,因此对数学的狂热,可见不一般。

  由此,程大家之名倒是名扬天下。

  今日宴会,他作为工院院长,自是要出席,只不过夫子们各有自己的圈子,程之同本来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夫子们把谈着,听说学子们正在讨论一个术数问题,巧了还正好是他目前正在研究的物不知其数,正没有头绪呢。

  他也不会认为,那些学子们会知道怎样解题,毕竟他都在此问题上都尚没头绪。

  却没想到,有一个学子解出来了。

  程之同虽然年纪大了,然而对学术的追求之心还是相当的年轻,当下就想知道那学子怎样解题的,真真是一刻也耽误不得。

  谁知道有一个更大的惊喜等着他,闵清那四句在常人耳里听着很莫名其妙,然而深谙术数之道的程之同,马上就恍然大悟这是解题之法,亦是一条术数定理。

  他苦心竭力探究,没想到一小娘子已经有了成果。

  闵清虽不认识程之同,不过看孙娘子对程之同抱以弟子礼,也颇有修养行了一礼:“学生见过夫子”。

  顿了顿,继续笑道:“学生文院闵清,只有一师,师从宇文夫子习武。术数一道乃是兴趣爱好,恰好对此稍有研究,学生不才,将此名为剩余定理。”

  她出身乡野,只在青山书院读书,就凭那些夫子的水准,还真没可能知晓这些,如此一来,闵清也不能凭白编造一个老师出来,又不能说我脑袋里天生就有这些,只得说是她平日里研究所得。

  程之同闻言,不由惊愕无比,他直觉认为闵清这般年轻,该是身后有一术数大家教导,没想到却是天纵之姿。

&em   他苦心竭力探究,没想到一小娘子已经有了成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