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朝堂议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站出来的人,是吏部侍郎苏派。

  宋国公的大女儿,国公苏氏大娘子。

  苏派低着头慢慢悠悠的启奏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等说完,又行了一礼,原地挺直着腰梁,低敛眼睛并不直视龙椅上的承帝,安安静静的等待承帝发话。

  承帝心底微有疑惑,这苏派跟她老娘宋国公平日里可是能不说话便不说话,一说话就是要给他出难题。

  虽事事有关国事,也确实为民为国,但因为苏氏之势,承帝向来有所忌惮,便看着不顺眼。

  这今日上朝,一看苏派先站出来启奏,他都做好了准备与苏氏打太极,没想到提着一口气准备接招后,这苏派说的都是废话。

  他看向位于文官之首之一的老妇人。

  身穿紫色宽袖文官衣袍,头戴带玉帽正乌纱帽,腰间系着紫金腰带,正是尊荣国公又领着尚书省尚书令的宋国公,苏继。

  这老妇人如今已有六十之龄,白发苍苍,皱纹丛生,然而却毫无垂暮之样,反而这位尚书令精神矍铄一如以往,挺直腰梁立如松柏,昂首立在朝堂之上,犹如一柱撑着这大周的天。

  而苏继,此时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眼睛微眯着养神,一脸云淡风轻,让人无法揣测。

  颇有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这老狐狸,朕总有一天要让你俯首帖耳!

  “你身为吏部侍郎,拿着我大周俸禄,这等小事你自个儿不思解决,还要拿来烦朕,退下退下。”

  承帝颇为不耐烦的挥挥手,苏派见此也再无其他动作,恭敬退下。

  随后其他官员例行公事般,有事无事的都出列启奏,表明自己兢兢业业的确实为了大周劳心劳力了。

  承帝与这些臣子们相处十几二十年,而他没了年轻时的励精图治,对于国事也不甚上心,因此也习惯了这些官员在小事上打马虎眼。

  左右动摇不了根基。

  承帝端起镶金御用茶杯,轻吹白气喝口茶水,身旁的内侍总管桂公公一见承帝这般,当下便知承帝意思。

  多年侍奉承帝身边,承帝一言一行,他都能即刻了然,否则他一小小太监,如何能爬到如今位置。

  桂公公清清嗓子,见无人在出来启奏,正准备替承帝喊退朝,朝堂上,又有一人出列。

  桂公公无声的张张嘴,无奈的又退下。

  承帝这会也有些不高兴了,谁知道一眼望过去,竟然是国子祭酒张谋。

  国子祭酒掌管整个国子监,其重要性对承帝而言,能和兵权相比。

  国子监是大周最高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且还是大周的最高学府。

  当初圣祖乱世立国,百废待兴,急需大量人才,因此设立了国子监招收天下学子入监培养人才,且因为当时的国子监第一任主要负责人由圣祖兼职,后来天下人便把出自国子监的监生,称为天子门生。

  但是发展到后来,虽圣祖早便广开教育,但主要科举人才还是大部分出自世家,便是因为世家有底蕴。且加之祖上萌荫,子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